河北秦皇島出臺《貫徹落實工作舉措及分工方案》 打造新時代產改“港城樣板”
中工網訊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點打造1—2個市域產教聯合體,組建2—3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鼓勵職業院校圍繞全市十大特色主導產業開展專業羣建設,到2035年打造10個對接全市特色主導產業專業羣;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職業生涯指導計劃,推動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貫通培養,落實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製度……3月19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印發《貫徹落實工作舉措及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立足京津冀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定位,緊扣深化產改目標,從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壯大產業工人隊伍等8個方面出臺29條舉措,努力打造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港城樣板”。
《方案》提出,圍繞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要廣泛組織開展“六進”宣講、“工宣講”活動;指導企業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舉辦全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青年骨幹暨“青馬工程”企業青年骨幹培訓班;建立完善“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師資庫,把“三種精神”納入“大思政課”體系,在大中小學設立勞模工匠兼職輔導員,在職業院校開設“勞模工匠大講堂”,在高等學校設立勞模工匠兼職導師;在主流媒體多渠道開設以“新時代產業工人”爲主題的專版、專欄,同時以“365百姓故事匯”羣衆宣講活動爲載體,廣泛開展優秀產業工人的挖掘、培樹與宣傳,築牢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爲進一步促進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方案》提出實施職業教育“金專業、金課程、金教材、金教師、金基地”建設。到2035年,組織400人次以上大國工匠、勞動模範、高技能人才兼任全市職業院校實習實訓教師。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指導各技工院校研究制定師資隊伍建設三年發展規劃;依託具有專業優勢、人才優勢的企業或學校開展工匠學院建設,組織勞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組建區域性、行業性技工教育聯盟(集團),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培訓補助“免跑即領”經辦模式,開展技能提升補貼“展翅行動”,支持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行動,完善技能人才政策體系,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
在不斷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方面,《方案》聚焦青年和農民工兩個重點羣體,提出加快完善“秦皇島市產教融合服務平臺”,將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職業院校畢業生精準對接,完善職業院校市級技能大賽體系,促進“崗、課、證、賽”相互融通,吸引更多青年加入產業工人隊伍;開展2025—2027年職業技能培訓專項行動,就近就地開展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支持各類企業對新錄用農民工和在崗轉崗農民工廣泛開展各類技能培訓,構建產訓評一體的企業技能生態鏈,把農民工培養成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強化國有企業政治責任,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納入國有企業黨建考覈、領導班子年度考覈的重要內容。支持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舉辦系列促就業活動,推動民營企業吸納大學生等重點羣體就業。
爲了確保以上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秦皇島市建立了以市總工會爲召集人,人社、教育等12個部門協同聯動的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機制,推行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做法,強化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培育和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爲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河北工人報記者朱潤勝 通訊員吳衛濤 王麗偉)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