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舉措及分工方案》出臺 33條舉措讓產業工人“強筋壯骨”

中工網訊 在大中小學設立勞模工匠兼職輔導員;全市各級工會每年面向產業工人開展宣講活動不少於10次;在推薦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時注重向工匠人才傾斜……日前,《衡水市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舉措及分工方案》出臺,爲全市數萬產業工人的技能提升與價值實現鋪就清晰路徑。

《方案》由衡水市總工會、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教育局等13部門聯合印發,從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維護勞動經濟權益等8個方面,推出33條具體舉措,讓產業工人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待遇、社會上受尊重。

《方案》提出,圍繞思想政治引領,要聚焦“中國工人大思政課·衡水工宣講”品牌,全市各級工會每年面向產業工人開展宣講活動不少於10次,組織開展宣講展示比賽、職工崗位“雲講述”等活動;建立完善市縣工會“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師資庫;在職業院校開設“勞模工匠大講堂”,在高等學校設立勞模工匠兼職導師。

爲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方案》明確將按規定推薦優秀產業工人在全市地方工會兼職;推動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特別是全市6個省級縣域經濟主導產業企業、龍頭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普遍建立職代會、廠務公開制度;落實集體合同制度,每年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並加大宣傳產業工人的先進典型。

在產業工人關注度較高的技能形成體系中,《方案》提出,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申報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校企“雙元”育人。依託工人文化宮等陣地,開設專題講座、職工夜校等免費技能培訓服務。健全“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穩妥推進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工作。此外,爲推進工匠學院建設,明確到2027年全市建成各級工匠學院不低於20家,其中市級工匠學院不低於2家,充實高技能人才師資隊伍。

爲保障產業工人權益,《方案》明確要推動企業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推動企業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製度。實施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程,規範勞務派遣用工,維護產業工人安全健康權益。每年組織不少於1500人次一線產業工人療養休養,增強產業工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河北工人報記者李昊男 通訊員劉思佳)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