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打造“春風行動”升級版 推動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原標題:廊坊打造“春風行動”升級版,推動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引題)
“春風”送暖 “職”等你來(主題)
河北日報記者 劉傑 通訊員 張超 丁禹軒
強化穩崗拓崗政策供給、開展定製化就業服務、爲重點羣體提供就業託底保障……今年,廊坊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通過搭建精準對接平臺、提供貼心暖心服務,聚力打造“春風行動”升級版,讓人才與企業實現雙向奔赴。一季度,該市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01場次,提供就業崗位6.1萬個,達成就業意向2.1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1.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1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65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在開展‘春風行動’中,我們加大各類資源統籌力度,出臺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精準化、精細化、精緻化水平,全力穩定就業總量、擴大就業增量、提高就業質量。”廊坊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民介紹。
線上線下齊發力
確保就業服務不斷檔
“我想找一份與電子信息相關的工作,這次招聘會提供了這麼多崗位,一定有適合我的。”3月22日,在固安縣春季大型招聘會現場,求職者王宇軒現場投遞了10多份個人簡歷,並與多家意向單位負責人進行了充分溝通。
此次招聘會有95家企業參加,提供就業崗位1742個。爲方便求職者,固安縣人社局在現場設立“一站式”服務區開展政策解讀和技能指導。當天,入場求職者逾1800人,達成就業意向985人。招聘會搭建了用工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高效對接平臺。
“打通就業堵點,提升招聘效率,是我們今年開展‘春風行動’的着力點。”王宏民介紹,爲全方位、多維度滿足不同求職者需求,廊坊市構建“線上+線下”雙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以“花式”招聘打破“信息圍牆”,做到招聘活動全時不掉線、服務不斷檔。
線下,密集推出系列專場招聘。目前,廊坊市人社局每月10日、20日、30日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辦招聘活動。同時,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常態化舉辦專場招聘會,切實做到週週有活動、次次有亮點。
線上,優化升級求職招聘體驗。依託河北公共招聘網、廊坊就業網、“廊坊就業”政務號等,該市打造了“好工作、天天薦”崗位發佈、每週3天“直播帶崗”等線上招聘品牌,實現“人找崗位更便捷,崗位找人更精準”,確保信息觸達無死角、無盲區。
鏡頭裡,帶崗主播來到碼貨車間講解崗位工作流程,直播間同步開啓評論區問答模式,人社部門負責人出鏡解答最新就業政策……3月12日,由廊坊市人社局、廊坊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共同舉辦的“直播帶崗企業行”活動走進京東廊坊固安智能產業園。
“通過‘廊坊就業’平臺的直播,傳統生產車間的刻板標籤去除了,讓求職者直觀感受了智能化車間的工作環境。”京東廊坊固安智能產業園招聘負責人張會徵介紹,此次活動吸引3.7萬人次觀看,896人投遞簡歷,325人達成就業意向,招聘效果遠超預期。
“‘直播帶崗企業行’活動將直播間搬入企業生產車間,幫助求職者‘無濾鏡’體驗工作環境。”王宏民表示,這一創新舉措,讓求職者足不出戶瞭解企業和崗位。
爲求職者牽線,幫企業搭橋,是做好就業工作的重點。一季度,廊坊市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01場次,發佈就業崗位6.1萬個,達成就業意向2.1萬人次,促進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精準匹配量身定崗
提高就業服務成效
“今天招聘的大多是女性崗位,待遇也挺好。如果這次能留在家門口上班,我就不去北京打工了。”3月7日,求職者方雅在“廊坊就業”平臺直播間給幾個心儀的崗位都投了簡歷。
當天,廊坊市人社局聯合廊坊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爲廣大女性朋友舉行“春風行動”女性線上專場招聘會,特別設置“媽媽崗”“彈性崗”等80餘個特色崗位,爲女性求職者提供多元化就業選擇。
“從精準掌握就業需求、重點就業羣體信息,到精準匹配崗位、送崗上門,再到爲重點羣體量身定製職業發展規劃,我們努力把就業服務做得更精準、更便捷、更高效。”廊坊市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尚新領介紹。
廊坊市人社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街道和企業走訪,準確掌握企業和求職者的需求,提供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精準化就業服務。同時,圍繞市域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舉辦現代商貿物流等專場招聘會7場,提供就業崗位1200餘個。
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關鍵在人崗精準匹配。目前,廊坊市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與就業服務深度融合爲切入點,開發“廊坊零工之家”等數字平臺,對企業用工需求和勞動力供給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精準匹配,滿足企業和求職者的多元化需求。
“‘AI面試官’建議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準確表達過往經歷、實踐經驗等,讓我提前瞭解自己的不足,也讓我在實際面試時更加從容。”3月22日,在廊坊開發區2025年春季大型公益人才招聘會上,求職者李沁心爲智慧就業體驗終端機點贊。
該招聘會現場特別設置了智慧就業體驗終端機,引入科大訊飛AI技術提供“AI求職”“學技能”“查政策”三大功能。求職者通過與終端機互動,可獲取崗位信息,生成求職簡歷,極大提高了求職效率和精準度。
此外,廊坊市鼓勵各縣(市、區)加快建設羣衆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就業驛站,爲勞動者提供求職登記、崗位推介、技能培訓等服務,打造“城市15分鐘、鄉村5公里”便捷可及的就業服務圈,切實把招聘會開到羣衆家門口。
“每天幾點上下班?每個月能拿多少工資?”3月25日,永清縣居民王志祥走進縣城裡的“有有”零工市場,經過一番瞭解,不到一個小時就找到一份泥瓦工的工作。“以前,我經常在路邊找活兒。現在,到了這兒還有人幫忙,環境好,沒得挑。”王志祥說。
“今年,我們開展直播帶崗活動5場,服務企業102家,推薦求職300餘人,讓靈活務工人員找零活從‘馬路市場’變爲‘退路進站’。”該零工市場負責人劉旭文介紹。
着力幫扶重點羣體
織密就業“保障網”
“穩住了重點羣體,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王宏民介紹,廊坊堅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就業作爲重點,不斷健全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通過打通就業堵點,進一步織密就業“保障網”,兜住兜牢就業底線。
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羣體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上旬,廊坊市人社局攜手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先後到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等3所高校送崗引才,提供航務類、物流管理類等近200個就業崗位,102名畢業生達成就業意向。
爲鼓勵企業更多吸納高校畢業生,廊坊大力推行“免申即享”“直補快辦”模式,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穩崗返還、技能提升等就業扶持政策,爲115家中小微企業發放社保補貼647.55萬元,惠及917名高校畢業生。同時,建立實名制工作臺賬,對未就業畢業生開展就業幫扶行動,提供3994個就業見習崗位,幫助他們儘快實現就業。
就業路上不落一人。該市深入調研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殘疾人、長期失業人員等重點羣體的就業狀態、就業意向、培訓需求等,對有就業意願的人員進行“一對一”幫扶指導,點對點向就業困難人員、失業登記人員等推送崗位信息5580餘條,開展對接服務7950餘人次,爲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公益性崗位1190餘個。
“這裡爲我們提供免費場地,還有水電物業補貼,爲大家自主創業解除了後顧之憂。”3月28日,正在廣陽創業孵化基地忙碌的創業者劉詩洋介紹,她創立的洗鞋店網上業務的註冊用戶達5000餘人,網上訂單每天有30餘單。
目前,廣陽區創業孵化基地有110餘個創業團隊入駐,涉及新媒體、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在廊坊,類似這樣的創業孵化基地有13個,入駐創業團隊830餘個。
“爲激發創業活力,擴大就業容量,廊坊市持續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王宏民介紹,今年,該市積極開展“貸你創業”“源來好創業”等活動,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72萬元,扶持帶動110人創業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明顯。
從政策賦能的“精準滴灌”到因人而異的“定製服務”,從重點羣體的“兜底保障”到就業困難人員的“暖心幫扶”……一系列硬招、實招、暖招,爲廊坊羣衆提供了更多更細緻的就業服務,“無憂就業、幸福工作”的美好願景正在照進現實。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