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名:老年食堂暖民心 文明實踐惠民生

“兩葷一素一湯,才花2塊錢,比自己買菜做飯划算多了!”8月15日,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埝頭鄉前劉勝村老年食堂內,78歲的孫大爺端着熱乎飯菜感慨道。食堂里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用餐聊天,歡聲笑語不斷。

不遠處的白豐固村,老年食堂同樣充滿煙火氣。每天清晨七點半,該村集貿市場院內“開飯了!開飯了!”的吆喝聲準時響起,老人們有序排隊領餐,餐盤裡菜、饅頭、米粥、雞蛋樣樣齊全,中午還能吃上可口的肉菜。“以前有些老人圖省事,一鍋飯熱好幾頓,現在三餐規律,大家氣色都好多了!”食堂廚師白劉恩的話,道出了老年食堂給老人們生活帶來的切實改變。

隨着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增多,大名縣不少留守老人面臨做飯難、吃飯湊活的困境。爲破解這一民生難題,當地推出“鄉賢捐贈+村集體兜底+個人適度付費”的可持續運營機制,構建多方共擔的養老服務新模式,且嚴格遵循營養膳食標準,讓老人們每天都能吃上熱乎又營養的飯菜。目前,僅埝頭鄉就有7家這樣的老年食堂,成爲老人們的“第二個家”——不僅解決了“吃飯難”,更成了村民拉家常的好去處,以小切口迴應大民生,以羣衆需求爲導向,將“關愛老人、服務羣衆”的文明理念轉化爲具體行動,讓“老有所養”的幸福圖景在實踐中不斷延伸。

民生關懷不止於此。大名縣還在積極打造新風食尚主題餐廳,每月初一、十五爲全村60歲以上老人舉辦免費聚餐活動。眼下,已有15個具備場地條件的鄉鎮正積極籌備建設新風食堂,未來將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成果惠及更多羣衆,讓尊老敬老的新風尚在大名縣落地生根。(張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