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專車叫車憑「好運」?黃瀞瑩曝司機急煞、態度差 北市府允改善
▲臺北市議員學姐黃瀞瑩。(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好孕專車補助政策上路2年,累積服務超過2萬名孕婦。但今年也懷孕成爲受惠市民的民衆黨議員黃瀞瑩透露,好孕專車搭車「看運氣」,有時會遇到司機態度不佳或頻繁急煞、重踩油門等,還有陳情人認爲「要把自己跟寶寶的生命交出去」,希望駕駛品質再提升。對此,市長蔣萬安透露,目前正與Uber洽談合作,相關建議都會整理評估。
目前臺北市好孕專車補助政策與大都會車隊、臺灣大車隊及所屬車隊合作,每次懷孕期間補助乘車金8000元、每趟最高250元,叫車方式包含臺北通App派車、路邊攔車,也可電話叫車,約1.6萬輛車提供服務。截至今年9月已有2萬9047名孕婦申請,共搭乘87萬7380趟。
黃瀞瑩說,2023年6月蔣市府推出好孕專車,當時號稱補助金額全國最多、效期全國最長、使用最方便,但現她收到不少陳情,甚至有陳情人妻子懷孕30周去醫院產檢、打疫苗後身體不適,回程搭好孕專車,司機幫忙加強冷氣、妻子迴應「謝謝」後,卻遭回「謝謝要有誠意、不是嘴巴說說」。
黃瀞瑩直言,在司機情緒穩定的問題上,自己搭好孕專車有時也像抽樂透,時好時壞;有時會遇到頻頻急煞、有時也會遇到暖心司機,應該是要建立好孕專車的陳情管道。上社羣平臺可看到不少媽媽抱怨,有司機會態度不佳詢問是否改路線、繞路,油門大踩、停車不安全等,「有些人甚至認爲要把自己跟寶寶的生命交出去」。
黃瀞瑩建議,可推出安全駕駛獎勵的機制,新北市明年2月就要推出,但是以趟次最爲評分標準,她認爲應以服務品質做爲依據纔有鑑別度。
黃瀞瑩要求,北市好孕專車應提高補助金額上限到9000元、延長使用期間到生產後7個月、補助對象更全面、加強多語宣傳。另外,也要提高安全座椅的比例,目前僅有3%的好孕專車設有安全座椅,很多媽媽產後搭車,只能把孩子背在身上,相當危險,希望提高配備的比例。
蔣萬安說,包括金額、使用期間都會整理評估,多語宣傳的部分可以馬上來做。安全座椅、服務品質或申訴管道、獎勵機制部分,目前正在跟Uber洽接簽約,後續若成爲Uber全國第一個合作縣市,協商的過程也提議要全面附上安全座椅,也會請業者經驗分享,包含對於優秀、友善駕駛員的相關獎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