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好孕專車「看得到吃不到」!沿海地區孕婦叫不到車

桃園市婦幼局去年3月推出「好孕專車」婦幼政策至今,看似便民,但卻對沿海地區並不友善!地方反應在觀音、新屋沿海地區的孕產婦根本叫不到車,市府推行的福利政策是「看得到,但吃不到」,另外觀音區公託量能不足,民衆需花大錢到私立公託、幼兒園就讀的狀況。(婦幼局提供)

桃園市婦幼局去年3月推出「好孕專車」婦幼政策至今,看似便民,但卻對沿海地區並不友善!地方反應在觀音、新屋沿海地區的孕產婦根本叫不到車,市府推行的福利政策是「看得到,但吃不到」,另外觀音區公託量能不足,民衆需花大錢到私立公託、幼兒園就讀的狀況。婦幼局迴應,將持續推動司機獎勵及復興區優化等措施,並將針對觀音區、新屋區等偏區研議司機獎勵機制,以提高司機載客率,讓孕產婦安心出行。

好孕專車爲提供更便利可近的交通服務,自去年7月起擴大納入合作車隊共同營業區投入車輛,今年6月再納入和泰yoxi車隊,服務車輛總數已逾1萬5100輛。後續將與交通局研議擴大納入更多車隊及司機投入服務行列。但沿海地區民衆抱怨搭車要是先好幾天預約,甚至還有沒車搭的狀況。

吳進昌表示,觀音地區交通非常不方便,沒有火車、公車的班次也很少,目前愛心計程車、好孕專車合約車商數量少,過去有民衆反應需要提前1天至2天預約還不一定有車能搭,不像市區提前約1小時就能搭乘,若民衆有臨時需求恐無法達到便民的服務,讓市府美意變「看得到,但吃不到」的狀況。

吳進昌指出,觀音區雖已設置3處公託及1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但名額僅可收託172名幼兒,但地方上候補人次約近300人次,且地理位置距離又很遠,盼婦幼局考量沿海偏遠地區特殊性,加速公託布建規畫。

婦幼局迴應,後續將與交通局研議擴大納入更多車隊及司機投入服務行列,爲改善叫不到車的情形,將持續推動司機獎勵及復興區優化等措施,並將針對觀音區、新屋區等偏區研議司機獎勵機制,以提高司機載客率,讓孕產婦安心出行。

針對觀音區目前有4處公共托育設施問題,婦幼局說明,已爭取到保生市民活動中心設置公共托育設施,可再增加48名收託名額。另觀音區現有1處準公共託嬰中心、57名準公共居家托育人員,可收託134名兒童。鼓勵民衆在觀音區提供托育服務,自明年起推出新進居託人獎勵措施,民衆如在觀音區擔任居家托育人員且有穩定收託,可領取1萬元獎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