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做生意卻對簿公堂,法官現場算清多年“糊塗賬”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喆慧 記者 嚴君臣)多年好友也是做生意的夥伴,但因爲經濟往來頻繁,“糊塗賬”導致雙方多次對簿公堂。5月16日,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日前,南通崇川法院對雙方進行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這筆賬也成功畫下了句號。
孫某與陸某、黃某夫婦本是多年好友,2008年起陸某夫婦借用孫某公司的名義從事皮鞋生意,並借用該公司賬戶打款給供應商,銷售的皮鞋款由商場結算給孫某公司,再由該公司賬戶打給陸某夫婦。雙方之間另存在其他生意往來、借款往來,因爲繫好友關係,一直沒有進行明確的結算。
2022年,孫某以民間借貸爲由將陸某夫婦訴至法院,要求償還借款。陸某夫婦辯稱,案涉款項系代收皮鞋貨款,孫某除轉賬流水外,無借條、借據等其他證據佐證,無法證明借貸法律關係存在,法院最終依法判決駁回了孫某的訴請。2024年底,孫某公司又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陸某夫婦支付皮鞋款。陸某夫婦認爲皮鞋款已經結清,未結欠孫某及其公司款項。
在庭前聽證中,法官發現雙方之間的往來涉及貨款、借款等各種款項,孫某和陸某夫婦均無法算清各種款項及金額,亦對多筆款項性質存在爭議。2021年以來,孫某及其經營的公司曾6次向陸某夫婦提起訴訟,均未能實質解決問題。爲了徹底化解雙方之間的糾紛,法官以雙方之間多年友誼爲切入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們之間的賬目理不清的原因在於曾經相互信任,導致沒有及時進行結算,也沒有留下相關憑證,才造成現在舉證困難的局面。與其對簿公堂,不如心平氣和在心裡算一筆賬,不僅是金錢的賬,更是友誼的賬。”經過多輪溝通,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約定陸某夫婦向孫某經營的公司支付10萬元,分5期給付,若違約再支付10萬元,以解決陸某夫婦與孫某的全部糾紛,雙方再無任何糾葛。這筆歷時多年的“糊塗賬”終於得到化解。
法官說法:好友之間往往基於相互信任,款項往來沒有明確的書面憑證,這些夾雜在友情中的資金往來常常隱藏着風險,這些風險亦會破壞友情,使好友反目。在生活、經營中,要秉持“親兄弟明算賬”的原則,對於借款要簽訂書面借據,明確借款金額、還款期限、利息計算等事項。對於生意中的合作、往來,要簽訂規範的合同,明確合同重要事項、權利義務,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對於滾動結算的貨款,要及時對賬,定期結清,以免隨着時間的推移賬目難以理清,發生糾紛難以舉證,產生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