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丨在歷史與現代交融共生中讀懂“何以中國”
(原標題:好評中國丨在歷史與現代交融共生中讀懂“何以中國”)
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舉辦。此前,來自全國二十餘家媒體的近百名媒體工作者和正能量網絡名人齊聚津城,深入體悟天津魅力,講述天津高質量發展故事。從楊柳青古鎮,到平津戰役紀念館,再到天開園、天津之心,天津的厚重歷史與現代活力交融,讓我們得以在這座城市讀懂“何以中國”。
讀懂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石家大院、楊柳青民俗文化館、玉成號年畫坊,都是天津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有力見證。石家大院作爲已有140多年曆史的大型清代民宅,承載着天津的過去,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楊柳青民俗文化館通過多媒體數字影像等手段,讓楊柳青木版年畫這一傳統文化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傳承着地方特色文化;玉成號年畫坊堅守傳統年畫製作工藝,在創新與傳承中延續着年畫藝術的生命力。天津以這些歷史文化載體,生動詮釋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讓我們明白,中國文化是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沉澱、積累而形成的,每一個傳統技藝、每一處歷史建築,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讀懂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和偉大的歷史貢獻。平津戰役紀念館展現了平津戰役這一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的全貌。64天的鏖戰,解放軍戰士們艱苦奮鬥,取得了偉大勝利。館內陳列的藏品文物、軍事裝備,以及多維演示館通過高科技演示效果再現的戰爭場面,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先輩們爲了國家獨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努力。這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面對艱難險阻時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推動着中國不斷前進,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從平津戰役這段歷史中,我們讀懂中國的發展來之不易,也讀懂了中國人民的擔當與奉獻。
讀懂創新活力的煥發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天開園作爲天津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上演着“天開速度”,釋放着“天開溫度”。南柯優儀、瀚海星雲、了得智慧等衆多科創企業的落戶,展示了天津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實力。天開園構建的五位一體服務生態,助力企業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促進成果落地。浪潮等企業在天津的發展,也表明天津在吸引優質企業、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成果。天津的科技創新發展,是中國在新時代積極擁抱科技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正以創新爲驅動,在各個領域不斷突破,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天津,這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從古老的文化傳承到紅色歷史記憶,再到新時代的科技創新,全方位地展現了中國的魅力與實力。在這裡,我們能清晰地讀懂“何以中國”,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偉大的精神、創新的活力,以及向着更加美好未來前進的堅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