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全球首次 大陸完成白天地月空間衛星雷射測距
大陸「天都一號」白天完成地月太空衛星激光測距,號稱爲全球首次。(圖/取自央視新聞)
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深空探測實驗室」29日指出,大陸「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太空(空間)激光(臺稱雷射)測距技術試驗。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進行的地月空間衛星雷射測距,象徵大陸在深空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軌道。
報導稱,地月太空衛星進行激光測距,相當上萬公尺外瞄準一根頭髮絲,並實施精密跟蹤與信號捕獲。專家表示,由於太陽光干擾,以往這項試驗只能在光干擾較少的夜間進行。這次「天都一號」成功克服白天強光背景噪聲,準確捕捉微弱衛星迴波訊號。據瞭解,白天受太陽光影響,微弱的衛星迴波信號容易被淹沒在強烈的背景噪聲中,難以被準確識別和提取,標誌着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重要技術突破。
此次「天都一號」順利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太空激光測距技術試驗,這有效拓展該技術的觀測窗口,將有力支撐國際月球科研站等深空探測重大工程任務的實施。據悉,「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於2024年3月與鵲橋二號一同發射升空,其關鍵任務便是驗證未來地月通導綜合星座(衛星)系統建設中的通信導航新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深空探測實驗室(Deep Space Exploration Lab,簡稱DSEL),又名天都實驗室,是由大陸國家太空總署、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方於2022年共同建立的、面向中國航天深空探測領域需求的科技研發機構。
另,中新網此前曾指出,天都一號由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研製,重量爲61千克,擬於2024年與鵲橋二號中繼星任務發射,擇機分離後,採用星地激光測距、星間微波測距方式開展環月軌道高精度定軌等技術驗證,爲未來鵲橋通導遙星座系統論證實施提供設計參考。
圖爲大陸「天都一號」執行白天地月太空衛星激光測距時,白天試驗時有效回波訊號(上),夜間試驗時有效回波訊號(下)。(圖/取自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