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種賦能 棗莊智慧文旅田園草莓種植技術升級 產量大幅提升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5日訊 今年以來,位於棗莊的智慧文旅田園項目依託航天育種技術賦能農業種植,通過 “太空草莓” 立體智慧栽培、農旅體驗場景創新,將科技基因注入傳統田園,實現畝產翻番,勾勒出“科技興農+體驗創收”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與長在地裡的草莓不同,走進常星創芯•智慧文旅田園項目1號大棚,“瀑布草莓種植區”呈現立體架構,不僅提高空間利用效率,更方便後期採摘。旁邊的“高壟草莓種植區”“旋轉草莓種植區”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管理人員只需要通過手機APP,就可以實時查看植株生長狀態,遠程設置指令,自動調節水肥供給。與傳統灌溉模式相比,這套系統能夠節水45%、節肥38%。
棗莊市薛城區常莊街道林業站站長薄發動說:“經過這個技術升級之後,我們栽植品種由原來的3種,現在提高到了6種,我們畝產由原來的4000斤,可以提高到8000斤,預計整個項目的年收入可突破1000萬元。”
栽植技術可圈可點,草莓種子更是大有來頭。這裡的種子不僅“入地”,還曾經“上天”,在高真空、微重力以及高能粒子輻射的環境下產生變化,回到地球實驗室後經過精心培育,形成具有穩定遺傳特性的新品種,結出的草莓深受市場歡迎。
閃電新聞記者 劉印紅 李環宇 薛城融媒 杜文正 李冠慧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