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變「其餘」 誰在撕裂族羣

當行政院官網國情介紹將原「臺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組成以漢人爲最大族羣,佔總人口九十六點四%」,改成「其餘人口占九十六點二%」,這讓人感觸良多。認定少數的三點八%,多數的九六點二%妾身未明,可謂匪夷所思。

以往在民衆心裡,不會特別對本省、外省、客家、原住民等各族羣有不同的對待,也許在稱呼上會以類似「外省的」、「客家人的」代表某人,但並無歧視之意。一般在生活周遭、職場等各種場合,大都會互相包容,如有相處不合,多屬個人處世問題。

如今因政治立場,綠、藍、白不同羣體壁壘分明,這是誰的傑作不言而喻。更可怕的是還出現世代對立的言論,有如大陸文革時紅衛兵的行徑,讓臺灣民主一夕倒退數十年。狂熱分子又用二分法,非綠即紅,不禁懷疑熱衷政治真的會讓人瘋狂嗎?

現今臺灣的人口組成日益複雜,增加了許多外來新住民,如欲強加區隔必會引起民怨。想起昔日春聯時常寫「五族共和」,原意是清末革命時,推翻滿清政府,終結數千年的專制,並結合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組成爲共和政體「中華民國」。如今,政府爲維護政權,鬥爭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比起捨生取義換取民主的先賢真感汗顏。

抗中保臺呼聲高,極權心態未減少。一黨獨大,可恣意妄爲,卻不合民主潮流。現代對外世局詭譎變化,對內若再搞族羣對立,豈不永無寧日?有心講求國內團結,首須停止政黨惡鬥,終止惡意罷免,纔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