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與釘釘共建海政通 打造全省政務協同總入口
近日,記者從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獲悉,海南省政務一網協同總入口——“海政通”平臺已接入應用超650個,機關“內部零跑動”事項超1600個。
海政通是海南省爲推進政府數字化建設與轉型開發的掌上辦公APP,由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打造,阿里巴巴釘釘提供技術支撐,是海南全省公職人員政務協同唯一入口。海政通上線3年來,通過讓數據多跑路,換取羣衆和企業“一件事一次辦”甚至“一次不用跑”,極大地提升了政務辦事及服務效率。同時,在爲基層減負方面,公職人員在辦文、辦會、辦事、輔助決策四大核心工作場景下的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政務服務處處長郭方明表示:“海政通助力海南省政務實現數據協同共享、公文高效流轉、溝通實時在線、指令一鍵傳達等工作成效。省大數據發展中心與阿里巴巴集團釘釘公司共建海政通,將AI等技術嵌入基層治理、政務服務、應急調度等關鍵場景,不僅重構了政府協作辦公以及服務模式,還以數據流貫通業務鏈、服務鏈、決策鏈,爲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數字化新動能。”
釘釘政務行業總經理李曉燕表示:“海政通是釘釘與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深度共創的典範。作爲技術底座,釘釘的核心價值在於輸出穩定可靠的平臺能力與開放的應用生態,讓‘數據多跑路’成爲現實。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前沿AI技術與平臺能力深度融合,服務海政通持續進化,爲數字海南與智慧海南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網格員+AI,智能工單錄入時長壓縮80%
在三亞市崖州區某社區,網格員小林正通過手機語音功能快速上報巡查問題。“以前錄入一條工單得花10分鐘,現在對着手機說兩句,最快2分鐘就搞定。”他展示着海政通裡的便捷操作——語音智能上報、智能定位、大模型智能分配工單等功能,讓原本繁瑣的工單處理變得高效精準。這正是崖州區依託海政通平臺,融合DeepSeek政務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工單新模式,爲基層治理注入科技動能的生動註腳。
過去,傳統工單系統存在錄入耗時長、分類不精準、跨部門流轉低效等問題。小林回憶,手動填寫工單需反覆覈對信息,既費時又易出錯。而今,崖州區通過構建“工單分類智能推薦”、“語音一鍵上報”等創新場景,實現工單處理全流程數字化閉環。語音識別準確率超90%,單件工單錄入時長壓縮80%;基於大模型語義分析的智能分派系統,將跨部門工單精準匹配率提升至95%;空間地理智能匹配整合GIS地理信息系統更將定位誤差率控制在0.5%以內,形成“15分鐘處置圈”。
這一變革不僅讓基層人員從重複勞動中減負,更釋放出精準服務新效能。通過“AI+網格員”協同機制,工作人員可將更多精力投入民生訴求響應與政策宣傳。數據顯示,日均工單處理量提升40%,羣衆滿意度顯著提高。未來,崖州區將持續拓展大模型在政策智解、智慧執法等場景的應用,構建全域感知、全時響應的智慧治理網絡,爲海南自貿港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可複製的“崖州經驗”。
“一件事一次辦”,當天開出證明
“原本以爲要跑好幾個地方、等好幾天,沒想到只需要到街道辦申請當天就辦好了,太方便了!”近日,海口市瓊山區濱江街道居民王女士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順利領取土地權屬來源情況證明後,對高效服務連連點贊。這一轉變,正是瓊山區依託“機關內部零跑動”改革打造“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模式的生動實踐。
過去,類似證明需經歷“三級跑腿”:羣衆需先至居民小組初審,再經居委會複覈,最後由街道辦終審蓋章,全流程耗時數日。王女士坦言:“跑三趟不說,材料反覆傳,時間拖得長,孩子上學材料急用,真讓人着急。”而今,依託海政通平臺“機關內部零跑動”系統,瓊山區創新推出“瓊山證明和材料一件事”服務,實現“羣衆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羣衆只需在街道辦提交申請,工作人員即可通過系統將信息一鍵推送至村(居)民小組、村(居)委會進行線上聯審,全程無需羣衆二次跑動,最快1日內即可完成三級審覈並出具證明。
自系統上線以來,瓊山區已通過該模式辦理各類證明事項92件,羣衆滿意度顯著提升。更值得關注的是,平臺同步整合“政務服務一件事”、“海易辦需求一件事”等29項“一件事一次辦”服務,通過流程再造和數據共享,將基層審批鏈條從串聯轉爲並聯,既爲羣衆節省了時間成本,也大幅減輕基層工作人員重複性事務負擔。
“改革不是做減法,而是用數字化思維做加法。”瓊山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朱坤雄
介紹,“機關內部零跑動”模式通過打破部門壁壘、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實現了數據賦能基層治理的數字化改革目標,爲全省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樣本。
高效調度,嚴陣以待精準防颱風
海南省是全球檯風活動的主要區域,平均每年要經歷20次颱風。每到颱風季,海南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需要全網發佈預警,提醒公衆和有關部門做好防颱風準備;政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海政通APP等信息傳播工具,確保颱風消息傳輸準確、高效快捷,落實落細各項防禦工作措施,及時啓動應急響應。
今年第1號颱風“蝴蝶”於6月11日8時在南海中西部海面上生成,將給海南島大部地區帶來暴雨或大暴雨。
以海南省儋州市爲例,各部門、各鎮在省防汛防風應急指揮體系桌面推演會後,迅速啓動應急響應機制,依託海政通APP構建起“監測預警—任務分派—協同處置—動態反饋”全鏈條調度體系,爲防禦颱風“蝴蝶”提供精準支撐。
從監測預警到應急響應,儋州市通過海政通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氣象部門實時推送颱風路徑數據,水利部門同步監測水庫水位,應急、消防、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在線協同研判風險。當天上午,相關部門完成天角潭水庫開閘預泄,下泄控制流量爲150立方米/秒,預計可泄洪3000萬方。同時,白馬井鎮通過海政通等方式對防禦颱風工作進行宣傳提示,全鎮1290艘漁船提前完成全部在港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