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贏回2028 國民黨需要一場全民調黨魁選舉(沈迺訓)

國民黨主席任期無疑已進入「垃圾時間」,然而國民黨當前在於下一任的國民黨主席是否爲臺灣多數人民想要的國民黨主席。圖爲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宣佈參與黨主席選舉。(陳薏雲攝)

報載張亞中已宣佈參選,原本少人聞問的國民黨主席選舉,往後有意參選者亦將陸續表態,讓主席選舉重新進入臺灣人民關注的視角。惟是國民黨此時舉步維艱,面對執政黨鋪天蓋地的政治打壓、司法逼迫,始終缺乏有效的反擊因應之道,如今已是坐困在大罷免與立院多數通過的諸法不得行政施行的愁城之中。

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對此顯然無計可施,黨主席任期無疑已進入「垃圾時間」。然而朱的去留並不是國民黨當前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下一任的國民黨主席是否爲臺灣多數人民想要的國民黨主席。

從過去三屆總統選舉以及當時國民黨主席的組合,造成史上最差的總統三連敗結果來看,國民黨主席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產生的機制,往往導致其行事更加專注於個人政治利益出發,而非真正由下而上的民意所驅使。

如果國民黨主席在其出線的過程中,就能透過各種面向全體人民的選舉活動來匯聚「更大的民意」;而不是又是既有盤根錯節的黨內派系利益,透過驅使黨員投票來反映他們「更大的利益」。那麼,國民黨主席代表的就是臺灣多數人民的公共利益,而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黨章選制下,那一小撮人層層代理下狹隘的小團體利益。

這是國民黨所有從政同志與黨員必須共同嚴肅面對的問題—你們是堅持以菁英利益模式來運作黨?還是引進更大的民意來改造黨贏得2028—但是會稀釋、侵蝕你們原有的利益、權益?

國民黨必須認知到,現有的直選制度雖然彰顯黨內民主,但黨員結構嚴重高齡化,以及數十年下來的利益代表僵直性,已造成嚴重的社會大衆意見脫節。最顯而易見的正是2024柯文哲現象—多數年輕選票不投民進黨後,寧可死忠支持柯文哲也不投國民黨,因爲當時國民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顯然都不是年輕族羣心中「對的人」。

諷刺在於,此二人的出線機制正是上述原因的必然結果,也就是由一羣無法完整反映臺灣目前社會各階層利益的黨員結構的人,來決定國民黨黨主席與候選人的最終人選。亦即國民黨如果要贏得2028的課題是:究竟是國民黨要適應當前社會環境,還是奢望社會環境來適應國民黨?

由此出發來思考國民黨的前途,顯然現有的黨章黨主席選舉制度已經不符合黨的生存需要,亟待衆人舍小我就大我來進行一場生存革命—將黨主席選舉從直選改爲全民調或大部分全民調,並至少必須在2028大選前的這一屆黨主席選舉「試行」一次,來證明其有效性與必要性。而不是繼續服從既有黨章制度帶來的權力穩定性假象,與當下臺灣社會的多數民意產生扞格而不自知。

全民調或大部分全民調的利基在於,全民調能有效反映「全臺灣」民意,而不只是黨內既有「小圈圈」,讓下任黨主席的「社會廣泛授權」更具說服力。且在因應全民調的選舉規則下,公共媒體、社羣平臺會更關注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相較純粹黨員投票具有更高的新聞價值和話題性。

同時,全民調形同讓全體臺灣人民都有機會成爲「臨時黨員」進行黨主席選舉,如此也才能讓各種性別、年齡、區域等面向,更科學地反映社會多元意見結構,讓非典型支持者也能參與政治意見表達。

尤其是透過全民調來填補國民黨員年齡結構斷層,甚至在全民調設計中適度拉高年輕樣本比重,凸顯青年聲音,必能有效激勵年輕選票與重塑政黨形象。這正是國民黨當下失去部分年齡層支持的及時解方,將大大有利於往後兩大政黨對決的選戰佈局,而不是未選就開始吶喊不符合政治現實、形勢操之不在我的XX合、XX大聯盟。

何況全民調概念的本身就足夠新穎,足以在2028選前就成功營造國民黨改革創新的輿論氛圍。透過全民調機制產生的黨主席,也將更具政治上的合法性與更高的社會支持基礎,而不是過去與目前「令不出中央黨部、黨主席辦公室」的譏諷性社會觀感。

從直選改爲全民調並不難,難的是需要的是國民黨衆人放下歧見面對現實,於最速時間召開全代會提案訂定《2026黨主席選舉特別辦法》,明定該屆選舉試行全民調機制,並不涉及黨章修改。如試行後成效良好併成功贏得2028大選,屆時再提案修正黨章亦爲可行之道。

尤須申明者,全民調並非爲某人量身訂製的選舉機制;而透過適當的民調設計也可有效地排除各種操縱人選的惡意灌票。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如欲重拾多數民心,必須與社會大衆重新建立對話模式,而「全民調黨主席」顯然正是對百年傳統的具體創新,也是現下提振政黨競爭力不得不的必要手段。

在臺灣民主深化的當下,國民黨主席的產生應更貼近公衆意願,方能爲國民黨爭取匯聚「更大的民意」。爲促進國民黨與民衆的互信,提升政黨認同感,強化國政與兩岸路線的思辨,促進媒體正向報導黨內政治議程,鼓勵新世代參與、凝聚跨世代支持。將傳統封閉的黨內直選試行一次改爲全民調或大多數全民調,此舉能擴大國民黨的社會動員能量,也可強化黨內決策的正當性與公共性,讓國民黨在未來政治格局中重新定位並贏得更廣泛支持。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