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一招解除堰塞湖危機(華健)

馬太鞍堰塞湖,以大管徑波紋塑膠管並排進行虹吸,可望在短時間內有效引流。(圖/民衆提供)

颱風帶來豪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洪水在短時間內抵達下游,不僅攜帶泥水以巨大動量沖毀堅固橋樑,更一路灌入光復鄉淹成澤國,村民死、傷、失蹤慘重。

據報目前全臺處於危險情況正進行監測的堰塞湖,還有新竹泰崗溪及花蓮樂樂溪兩處。記取這次光復鄉的慘痛教訓,面對接下來的堰塞湖危機,比監測更重要的,應該是儘速採取減少蓄積水量的緩解行動。

以馬太鞍溪的堰塞湖爲例,限於地處偏遠及地質狀況不明等因素,爆破或大規模開挖,皆難以進行且後果難測。在此情況下,以大管徑波紋塑膠管並排進行虹吸,可望在短時間內有效引流。

此法的主要優點,在於免用動力和重型設備,可以直升機吊掛膠管和人員到現場,立即展開鋪設及虹吸、引流。而地方政府可自立自強,在缺乏中央支援的情況下進行。

在此同時,若積極、務實進行民衆疏散的宣導與演練,則可望將未來萬一遇上的災害減至最輕。

(作者爲國立海洋大學名譽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