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信賴臺灣走不下去 川普不靠譜(林清強)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爆發口角,「在商言商」的川普,有一天說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臺灣最好認清現實」這樣的重話,絕非不可能。(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召開首次內閣會議,期間記者問到,是否確保中國大陸不會在他任內對臺動武?川普拒絕對此作出任何承諾,反而強調美國希望與大陸保持良好關係,希望中方投資美國。川普對臺態度如此現實,奢想美國「抗中保臺」的國人,顯然應該覺醒了。
半個月前的2月13日,美國國務院纔在官網關於美臺關係的介紹,刻意刪除了「不支持臺灣獨立」的字句,當時臺灣妄想獨立的部分人士無不暗暗竊喜,沒想到才嗨了十來天,迷夢就被川普打醒。
其實,在去年12月重返白宮之前,川普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專訪,川普就表明拒絕保臺的態度。嘗時主持人提問「如果中國在你任內入侵臺灣,你是否會承諾保衛臺灣?」川普回答:「我永遠不會這樣說。我永遠不會表態,因爲我得進行談判,對吧?」
臺灣雖然向來親美,但川普上臺之後,不僅對臺灣不留情面,更多次點名臺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甚至聲言「不把生意帶回來,我會很不高興」;面對川普政府的無情威逼,賴清德竟以「提高國防預算至GDP3%、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強化臺美溝通及增進彼此更多理解」迴應,這根本是劃錯重點,於事完全無補,既無法讓川普強硬態度軟化,更無法改變臺積電的困境。更荒唐的是經濟部長郭智輝還說,美國要對臺灣晶片課徵百分之百關稅「不一定不合理」,被譏諷猶如是美國派駐賴政府的「助美部長」。
從烏克蘭當前的下場來看,臺灣光是支付保護費,並不足以滿足川普的需求;在川普「唯利是圖」的盤算中,臺灣不但要上繳保護費,還要讓美國得「利」纔會罷手,所以臺灣唯有自求多福,而不是寄所有希望於美國。
都說「雞蛋不能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而今天我們之所以陷入進退失據之局,不就是將雞蛋全部放在美國這隻籃子上,以致淪爲美方抗中保臺的棋子嗎?在國際現實的大環境,臺灣完全沒有理由自甘爲美國的馬前卒,尤其川普全然不是可以信賴的戰略伙伴,將臺灣的前途與安全完全押注於這種人身上,根本就是自斷生路。
有云: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當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地緣政治相互較勁,臺灣領導人必須拿出智慧,在兩強之間取得平衡,政府何妨改變僵化的對立思維,站在國家發展高度,恢復與對岸的友善交流、和平互動,如此,我們才能取得遊刃有餘的生存與安全空間。
細心的國人應該發現,就在川普拒絕承諾協防颱灣的同一天,他在白宮內閣會議上還說「美國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最好認清現實」,這番話形同是敲響臺獨的警鐘,民進黨上下及對臺獨存有幻想者,必須及時醒悟,因爲「在商言商」的川普,有一天說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臺灣最好認清現實」這樣的重話,絕非不可能。
(作者爲資深媒體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