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我聽林青霞的畢業致詞(沈政男)
林青霞表示若母親能看到她得到博士學位一定笑得合不攏嘴。(林青霞提供/SWkit鄧永傑攝)
我來講一下林青霞在清華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一事。是這樣:我是今年陽明交大的畢業生,但我有聽自己學校的來賓致詞嗎?
沒有。因爲,提不起興趣。
然而,我把林青霞在清大的致詞,從頭到尾仔細聽了一下,其中有幾段還頗爲感動,這是我聽黃仁勳去年在臺大,以及今年在加州理工畢業典禮演講所沒有的感受。
你看黃仁勳在加州理工講什麼?大家要投入AI時代!要吃苦不怕困難!甚至半開玩笑當場爲輝達招募員工起來了。基本上,就是商人辭令與中學程度的勵志言談,看了幾次他的演講就是如此。
而且,你越聽黃仁勳與蘇姿豐的演講,就越有一個感受:他們如果留在臺灣,能有今天的成就嗎?恐怕也淪爲朝九晚五,有事沒事就在網路胡亂罵人的人吧。
真的,越聽他們講,就越覺得,留在臺灣,就是在浪費人生啊!是不是?
說什麼林青霞的電影成就都是憑着美貌,不是自己努力!試問,黃仁勳與蘇姿豐小時候就移民去美國,是靠自己努力嗎?
真的,太多人把時事評論看得太簡單,成天在網路上發一些邏輯不通的文。
跟林青霞齊名,大家應該還記得林鳳嬌吧!她也是有天生的美貌,爲什麼沒有得到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因爲林鳳嬌早早嫁做人婦,爲了家庭息影了。須知在林青霞那個年代,非常多女藝人,不管是影星或歌星,都是不到三十歲就踏入婚姻,放棄原來的演藝生涯,但林青霞看得很清楚,她就是要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
怎麼會有一些網紅,糊塗地認定林青霞就只是基因好?基因好的人很多,在路上被星探接觸的人也不少,但他們未必能像林青霞一樣,把握機會,珍惜天賦,努力開創生涯。
辛樹芬,知道嗎?演了電影《悲情城市》以後就遠嫁美國,息影了,不然很可能就會成爲第一位臺籍的奧斯卡影后!
有人說,爲什麼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頒給林青霞?很簡單,因爲十年前頒給甄珍,而他們正是七十年代,爲臺灣經濟辛苦打拚的加工出口區工人,心靈的最大慰藉之一。
那年代,從工廠下班,大家不是聽鳳飛飛、鄧麗君的歌,就是看林青霞、林鳳嬌的電影,然後第二天再回去上那個爆肝工作。
不然,就不會有你們最愛提起的臺灣經濟奇蹟啦!反觀黃仁勳,爲臺灣經濟做了什麼?就是希望臺灣人爲輝達繼續爆肝生產晶片啊。
又說,應該頒給陳淑芳終身成就獎!嗯,會的,因爲以前也曾頒給阿匹婆。
林青霞在清大畢業典禮的演講,我聽過一次以後就幾乎記起來了,因爲她幾乎沒有看稿,用語淺顯又生活化,描述小故事也相當生動,比如她說拍了《窗外》以後,就從三重的家庭工廠搬到永康街的四樓公寓了。
問題來了,重點是這個,但竟然沒人有興趣:林青霞的父親不是外省軍醫嗎?怎麼會在三重開家庭工廠?顯然,大家對她的瞭解都還只是片面的。
她又說,因爲不會講話,特別去找了住在樓上的張佛千教授學習講話,張佛千是誰?臺灣的聯聖,專門在寫對聯的。
今天的大學畢業生,會這樣嗎?去敲樓上鄰居的門,請他們教你寫程式嗎?
不敢啊!就只敢在網路上匿名罵人或胡亂檢舉。
怎麼會說林青霞的演講沒有勵志?她的人生經驗就是最好的勵志題材,而且是土生土長臺灣人的生命故事。
清華大學千萬不要因爲網路上的胡亂批評,就以爲自己做錯了什麼,其實林青霞的畢業致詞,是近年來最好之一!清華大學令人敬佩,你看他們可以從香港找人來當校長,也可以找電影明星來給畢業生勉勵,這是其他頂尖大學做不到的。
在美國,找電影明星來做畢業演講,比比皆是,因爲,就是比較吸睛啊!
林青霞息影,踏入家庭以後,中年開始提筆寫作,卓然有成,證據就是當天的演講稿,文辭與描述都充滿了文學氣息,比如描述跟友人在香港爬山遇雨的小故事。
別人說誰誰誰散文好不好,聽聽就好,我可是得過三大文學獎散文獎!
林青霞的中年書寫,等於是斜槓,也是開創第二青春,這是時下盛行的壯世代、成功老化概念,等於給了年輕人一生的生涯建議。
有人說,喔,林青霞要大家快樂,卻不提香港幾年前的政治紛擾!
搞了半天,露出馬腳了吧,你們就是四個字:政治狂熱。除此之外,根本寫不出什麼。
臺灣的言論市場就是這樣,就是有人要大家一起沉淪下去,只要他們能夠遂行政治目的,廁所與飯店搞不清楚也沒關係。(作者爲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