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讓盧郝強迎來國民黨新局(沈迺訓)
國民黨唯有順應民意,讓符合社會期望,且能兼顧黨內和諧發展的黨主席順利出線,由其組成堅強的黨政團隊,帶領國民黨逐步進行改革,同時讓黨機器運作順暢,以完成2026與2028極爲重要的選舉政治任務。圖爲前臺中市長鬍志強。(李京升攝)
國民黨在726大罷免收下一場得來不易的勝利保衛戰,然而這只是賴清德當選執政以來,針對在野發起的首波全面性殲滅攻勢。儘管國民黨成功守下這波攻擊,但賴任期尚有近3年時間,倘認爲賴會因此認錯進而改變作法,那絕對是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思維。因爲賴爲了保住得來不易的權力,同時避免成爲史上最快跛腳的總統,往後的執政時間只會擴大對在野的政治打壓。國民黨方面如果以爲一場勝利就能帶來政治上的和平,對往後臺灣政局產生過度樂觀的期待,進而在接踵而至的黨主席選舉錯估形勢,必將犯下難以挽救的錯誤,再度失手2028大選。
以結果論而言,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終究在其任期末了之際,用一場24+1比0的大完封,替自己與國民黨打了美好一仗。且據報載,朱立倫也決心於任滿後交棒黨魁,讓臺中市長盧秀燕順利接棒黨主席。然而在整個大罷免過程中,國民黨整體表現只能說乏善可陳,應對失措下導致綠營罷團接連攻下數十個選區,31比0的難堪數字已充分說明黨機器完全失靈,更導致多位黨部人員遭受司法打壓,至今仍身陷囹圄。
可以說,國民黨得以順利守下726的全數遭罷席次,完全不在於本身落實了多少成功的選戰策略,其功勞應完全歸功於臺灣人民的集體覺醒。國民黨本身實應深刻反省何以被民進黨凌辱至此,生聚教訓後迅速展開黨的破立行動,以回報臺灣人民對在野黨的寬大包容。
欲達成此目的,國民黨唯有順應民意,讓符合社會期望,且能兼顧黨內和諧發展的黨主席順利出線,由其組成堅強的黨政團隊,帶領國民黨逐步進行改革,同時讓黨機器運作順暢,以完成2026與2028極爲重要的選舉政治任務。
由此出發來尋覓適合人選,臺中市長盧秀燕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絕非接下黨主席,因爲市政黨政有如蠟燭兩頭燒的情形下,將使其政治能量加速消耗殆盡。爲了國民黨往後發展着想,盧實應固守好中臺灣的執政堡壘,由更爲適當的人選來主持黨政大局,誠爲上策。
在此呼籲,應由前臺中市長鬍志強出面,承擔黨主席之重責大任,由胡與盧秀燕、前臺北市長郝龍斌,三人組成黨政鐵三角,分工內外政事。其中胡擔任黨主席,除統籌黨務全局外,更主桃竹苗與中南部之日常輔選要務;郝可任命爲副黨魁襄贊黨務外,兼分管北部與東部的日常輔選要務;而盧則專心臺中市政不可有失外,可加以擴大原有地方治理平臺的區域與功能性,讓臺中市政經驗得以成爲藍營執政各縣市的模範典型。三人無私齊心下,可望爲讓國民黨改頭換面迎來政治新局。
以往的「吳伯雄經驗」是國民黨最好的參照版本。胡志強完全有能力與經驗讓國民黨在在野與執政的交際時期,扮演好承先啓後的角色。其在黨內深孚衆望的人格特質,足以讓內部凝聚共識,全力支持胡的黨務改革;同時胡更有能力引進各方資源,接續朱持續支持黨的生存發展。相信胡能扮演吳伯雄2.0的關鍵角色,成爲最強造王者,成功達成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的目標。
胡志強是國民黨迎向2028的Mr.Right無誤。黨政鐵三角之一的郝龍斌,在胡主席的全面授權下,必能盡情發揮其政治能量替國民黨大大加分。而盧秀燕在上述二人的鼎力相助下,勢必如虎添翼,爲2028鋪下坦途。如此則國民黨何愁不能在往後大選之中,大有可爲,大展鴻圖呢?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