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也篡改歷史?(黃英彥)

美國在臺協會(AIT)表示,中國試圖扭曲二戰時期文件,意圖將臺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圖爲美國在臺協會處長谷立言。(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在臺協會(AIT)與美國國務院近日一致表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文件「並未決定臺灣最終政治地位」。若回到原始文件與美方早年公開談話,真正在重寫歷史的,首先是美國自己;其次,是選擇與美方口徑靠攏而背離本部既有立場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佳龍。

一、歷史與國際法:不是「未定」,而是早已決定

我國外交部早在民國103年即明確澄清:《開羅宣言》具有法律拘束力,並被《波茨坦公告》第8條援引,日本於《降伏文書》接受;戰後又由《舊金山和約》與1952年《中日和約》完成臺澎收復的法律程序。外交部指出,《開羅宣言》已收錄於美國國務院條約彙編,足證其法律效力(外交部新聞稿,2014/1/21)。這一系列文件共同作用,對臺灣主權歸屬早已作出法理解決,並不存在所謂「未定」。

事實上,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50年1月5日白宮聲明中明白指出:「臺灣已交還蔣委員長。美國及其盟國在過去四年來已經認知中國(中華民國)擁有臺灣之主權」(外交部澄清稿,2014/1/21)。一週之後,國務卿艾契遜於1月12日的公開演講中更進一步強調:「根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臺灣已經歸還給中國,中華民國對臺灣的主權毋庸置疑」(同上)。到了1959年,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室的意見書亦再次確認:「臺灣與澎湖羣島依據戰爭結果與相關國際文件,已歸還中華民國,無主權未定之問題」(同上)。這三段公開言論與法律見解,充分證明美方在戰後十餘年間的官方立場始終一致:臺灣屬於中華民國,並無懸而未決的地位問題。如今美國務院與 AIT 再度推回「未定論」,等於自我否定,也正是對歷史的篡改。

二、「acknowledged」與「承認」:語義不等於歷史空白

1979 年美中建交公報,美方英文僅以 acknowledges 表達「知悉/尊重」中方「臺灣是中國一部分」之立場,並未採納爲己見;但中文版本卻寫作:「美利堅合衆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此句載於建交公報中文文本,在美國 AIT「歷史封存區」仍可查。依《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3條,條約如經多語認證,除非另有約定,各文本具同等效力;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亦認爲「法理上兩種文字效力一致」(《中國大陸概論》,五南,p.383)。再者,美中磋商建交公報時,大陸外交部副部長章文晉於最後校對階段刻意將 acknowledges 與 recognizes 同譯爲「承認」(資料來源:韓雪,〈中美公佈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央廣網,2023/7/5);美國外交官費浩偉在口述史中指出,參與談判的美國駐北京聯絡處副主任芮效儉「完全瞭解中方譯成『承認』的含義,理應提出異議,但因急於中美關係正常化而保持沉默」(資料來源:Interview with Harvey Feldman,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Project,2001:69-70)。由此可見,美國的「翻譯模糊」是一種政治算計,但並不能抹煞既有的戰後安排與其早年公開承認。

三、誰在篡改:美國的口徑「創新」,不是歷史真相

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在接受中央社訪問時稱,這是他首次見到 AIT 如此具體使用「臺灣最終政治地位」的措辭,但仍宣稱與美國長期政策一致;前 AIT 副處長王曉岷則認爲,此一表述意義重大,乃對北京壓力的迴應(中央社,2025/9/15)。然而,無論稱之爲「一致」或「迴應」,都與杜魯門、艾契遜與國務院 1959 年法律意見相牴觸。把「首次具體」當成歷史真相,正是一種以當前戰略需要重寫歷史的話術。

四、臺灣的失守:林佳龍違背外交部既有立場

更讓人遺憾的是,我方外交部 103 年仍以官方名義強調《開羅宣言》等文件具法律拘束力,足以確認臺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已獲解決;如今賴政府的外交部長林佳龍面對美方「未定論」,僅提「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未就主權未定說正面迴應與駁斥(聯合報,2025/9/15)。這不只是話術的退卻,更是政策層面的自我矛盾:對外放棄我方長期主張的法理基礎,對內削弱社會對國際法定位的共識。

結語:歷史不容被需要時才「承認」

戰後國際文件與美方早年談話,構成了臺灣主權歸屬於中華民國的清楚脈絡。今天若以「未定論」重寫過去,便是在否定美國自己的歷史記錄,也在考驗中華民國是否仍願意維護在臺統治的法理根基。究竟誰在篡改歷史?答案不應再指向中國大陸,而是正視美國當前的話術與我方官員的沉默。面對國際敘事的拉扯,「臺灣屬於當時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這一事實,與其所依據的檔案、條約及美方早年的公開承認,均是不可放棄且最真實的依據,不容美國的篡改與任何形式的默認!(作者爲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碩士班研究生、前政風室科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