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積極投下「重啓核三」公投票 展現真實民意(馮國豪)
8月23日將迎來罷免與公投「雙重投票日」,正反陣營最後衝刺,期望延續726聲勢。(袁茵攝)
本週末8月23日將迎來罷免與公投「雙重投票日」,除了單一選區舉行7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投票,也將進行全國性「重啓核三」公投案。根據目前各方的評估罷免案將延續726結果,很有可能以7:0罷免失敗收場,但針對「重啓核三」公投似乎不太樂觀,很可能同意票無法通過25%的門檻。
726針對24位藍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失敗後,藍白展現高昂的士氣,面對週末7位立委的罷免案取得絕對的優勢,罷團、民進黨,甚至親綠媒體已經很少炒作罷免案的話題。然而當天還有另一個全國性「重啓核三」公投案似乎也隨之冷卻,其實罷免案是針對活生生的人進行投票,比較容易投入支持或不支持的感情,但公投案是針對冷冰冰的「事」,較不容易展現感性的情緒,因此公投案本來就不容易出現較高的投票率。
以2021年12月18日「四大公投」爲例,正反雙方都高度動員,最後總投票率僅達到41%,且四大公投不同意票均高於同意票,同意票距離門檻25%仍有相當距離。823「重啓核三」公投雖然與罷免案同時投票,但只有7個區域立委選區,因此要達到500萬票門檻相當不容易。
況且目前民衆普遍有兩個心態可能會影響投票率,一是因爲公投主文爲「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不少民衆認爲即使公投過關,政府機關還是認定不安全,不會讓核三重啓,投了也是白投;其二是公投過關就是爲賴政府缺電問題解套,在野陣營何必爲賴政府解決能源的問題。
就第一個問題,筆者以爲就是要展現真實的民意,讓民進黨政府重視,試想如果公投案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但卻以些微之差沒有過門檻,民進黨政府就能夠簡化爲「民衆不同意重啓核三」,而不會重視多數民意是支持核三重啓的,至於主管機關是否會同意運轉?如果同意票過門檻且遠高於不同意票,會逼使主管機關認真面對問題,同時也讓在野黨在國會能有強力後盾要求核三重啓。
其次公投過關後,公投通過且無安全疑慮,核三才會開始進行啓用程序,而且中間的時間可能還要長達兩到三年,公投案過關不是爲了給現在民進黨能源缺電問題解套,而是爲了2028年目前在野勢力重返執政後的能源政策解決問題。
有趣的是,川普近日在自家社羣平臺發文,大力砲轟太陽光電和風電產業是「世紀騙局」,仰賴兩者的州都面臨能源成本大幅飆升,且破壞農地。賴政府一向奉爲圭臬的川普都反對光電與風電,這是「重啓核三」修正臺灣能源政策的絕佳時機,能否過關,就在每位18歲以上公民關鍵的一票。
(作者爲大學退休教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