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創造臺灣科技產業「革」的氛圍(徐作聖)

臺灣因體量太小,過度迷戀美式創新冀望遍地開花,結果是「科技斷鏈」,產官學之間的科技鴻溝巨大且各行其事,新興護國神山依然難覓。(圖/本報資料照片)

從媒體報導的卦象流年來看,乙巳(2025)是「革」年,也就是「革卦值年、君子豹變」的年代。而臺灣在「貪鬥騙」氛圍中受困久矣,「革」求新求變的特性應該是普羅大衆的共同的冀望,特別是在民生議題及產業科技的發展方面。

中國大陸國產的AI大模型DeepSeek V3,驚豔了世界,其影響也直追遊戲軟體《黑神話:悟空》、6代戰機首飛、076四川艦下水的新聞。DeepSeek-V3的超智慧的功能,似乎已經證實了智慧創新的發展趨勢,實踐了「高級的人工智慧開發並不侷限於矽谷科技巨頭」的目標,這同時說明了精實的科技研發也能迅速改變產業的競爭態勢,特別是在新興的高科技領域。大陸在智慧技術及黑科技的開發與應用已達獨樹一格創新能力及韌性操作的境界,其快速成長已經成爲全球關注的議題。

事實上,大陸在「中國製造2025」也大有斬獲,甚至可用遍地開花來形容,不但引起美國政府的關注,也對全球競爭情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製造2025」是大陸2015年提出,以轉型「製造強國」爲目標的第一個十年綱領。根據美國未來國務卿 Macro Rubio的評析,目前電動車、能源、高鐵、造船等四項百分百達標並取得全球領先的地位,而航太、生物科技、新材料、機器人、半導體等五項部分達標,唯一未達標是農業機械。

臺灣近30年的成長主要是依賴在電子及高科技產業,特別是護國神山臺積電的全球領先位置。自2016年以來,政府產業策略拿臺積電作技術標竿已行之有年。臺積電因緣際會以高效率造就了臺灣半導體代工的豐功偉績,但護國神山的經營模式也並非「放諸四海皆準」。政府仍沿襲過去全球供應鏈管理和代工組裝的老辦法,包括了產學國家隊、孵化中心、引進國外先進研發中心等,「創新」成分薄弱,而科技研發與產業鏈脫鉤更是嚴重的問題,殊屬可惜!

事實上,新興護國神山的發展仍然停留在「自嗨、內宣、戀屍矽谷、自我感覺良好」的階段,臺灣官員懶政、缺乏專業和經驗,把「見樹不見林」的小確幸產品代工策略吹噓到無限上綱,顯示了政府的好大喜功!

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 總裁Christophe Fouquet曾表示,半導體技術的精進必須依託在長期研發及基礎科技的投入,其中前者是「技」或「匠」的持續改善,而後者則是「科」或「師」,指的是國家整體對基礎科學、實證系統、及人才培育的投入。「科」、「技」連結的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指標,而科、技之間的互補及互動更應該是政府規劃科技政策時的重要依據,也是快速且系統性建構產業鏈連結的基礎。

臺灣長期以來,產業重技、學術界科技混雜,而政府則科技不分,而所謂「產學國家隊」也在以「科」爲名但以「技」爲實的案例。而臺灣因體量太小,但過度迷戀美式創新冀望遍地開花,結果是「科技斷鏈」,產官學之間的科技鴻溝巨大且各行其事,新興護國神山依然難覓。

在2025年是一個「革」的年代,賴清德總統在元旦講話中特別強調,「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但萬物皆變「革」的年代裡,科技競爭與經濟發展更應該是「厚植國力」並維持臺灣永續發展的基石。經濟及民生條件是實現自由民主的基礎,本末倒置只是政客操弄的手段罷了!

臺灣產業發展困頓久矣,「自由民主、政治掛帥」的氛圍仍環繞在臺灣上空,願在「革」年新春伊始之際有所突破,產官民共勉之!

(作者爲產業分析培訓講師/國立陽明交大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