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川普與莫迪的翻臉重擊 揭開未來世局的序幕(盧信昌)
印度總理莫迪面對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態度強硬。(路透)
川普慣常的話術之一,就是搶佔似是而非的道德制高點,然後再以拖延和糾纏來找機會鬧事,即能合理化自己的無盡貪婪與霸道總裁的性格。於川普第一任的競選之初,他唱高調的說着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並且說每個國家都有資格、更要爲自己的利益,努力爭取、奮戰不懈。
事實是,他一路在拆解二戰以迄的全球體系,遵循規則爲最優先的多邊架構;同時更要明確政、經分離的分際,而不再能「強凌弱、衆暴寡」。川普則堅持改進行雙邊談判,各國根據其整體能力與對美依賴的優劣勢,進行包括了軍事安全、貿易規範,與跨國投資等的上位指導。
於過去的4個月以來,有像臺灣政府一股腦熱的押寶川普,冀望能拔得頭籌;也有像加拿大的前、後兩任總理,能看清了現實壓力與國家屈辱背後的盤算,持續的以拖待變,嚴詞拒絕在國防議題上讓步。加拿大的核心利益圈,擔憂的是川普以北美洲聯手防衛的藉口,實質讓加拿大淪落爲美國的第51個州。
若論起美、印的雙邊貿易,總金額約在1300億之譜,還不及臺、美之間的經貿依存關係。但在新冠疫情期間,印度出口的藥品製作成分,以及西方國家所普遍看中的廉價勞力與廣大消費;更何況印度還擁有核子武器與壯盛的軍力,早被美國政府所相中。
在在讓印度成爲牽制中國大陸全面崛起,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與對抗利器。以至於晚近的總統選舉,屢屢有印度裔美國人的出線,身爲候選人或是候選人的金主、伴侶,種種的諸多巧合自不待言啊。
回顧今年2月初,莫迪總理還是川普就任之初的座上賓,雙方更以攜手合作就能「讓印度(美國)能再次偉大,MIGA(MAGA)」,成就彼此的超級繁榮。因此,於對等關稅發佈的第一時間,就被看好的美國與印度談判,卻在對等關稅正式實施的今天,出現川普暴走加稅,以及印度取消對美國採購預警機的轉變。
基於地緣政治考慮跟需要,美國要印度承諾與進一步的入夥決心,不遑多論;但就跟加拿大的掛慮一樣,印度並不願讓自己在一夕間成爲南亞洲的風暴點。
尤其自烏克蘭戰爭的發生,因着全球對俄國的集體禁運,反讓印度發了一筆戰爭財;從俄國的原油進口,如今已高佔3成。根據可靠的商業情報,印度將其煉製成油品之後,還可以對周邊國家做輸出。
跨國企業對印度市場的經營決心,雖然出自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分散;反觀,
當川普猛然對印度發動攻擊,指控的罪名之一,就是印度的原油進口,實質在協助俄國跟未來的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發展中國家,正逐漸意識到美國以差別關稅的開門迎客,在看似拉攏的背後,其實有逐步升高的地緣風險。於今年的7月中,印度外長還前往北京拜會,並安排莫迪總理到訪上海的稍後行程。
但川普的不耐與憤怒之下的狂傲作爲,反而坐實發展中國家的顧慮,他們更擔心在川普的全盤佈局之後,終將讓全球和平與國家主權漸次淪喪啊。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