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川普給自己挖了大坑(朱駿)

川普已於2月1日對加拿大、墨西哥祭出關稅戰,沒想到遭兩國反制,目前墨國延緩一個月實施,同時暫緩加國的新關稅,這其實也不小心折射出了川普自身的困境。(圖/美聯社)

幾年來由於臺積電在IC製造上出色的表現,同時IC成爲許多產業的生產必需元器件,自然成了各國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令臺積電成爲全球焦點與爭相拉攏異地投資的對象,於是有人將臺積電引入地緣政治的討論,封爲「護國神山」。

然而,美國人壓迫臺積電到亞利桑那設廠,良率已不比臺灣遜色,日本熊本縣的jasm廠的產線也已啓動生產,臺積電還有地緣政治的價值嗎?何況,美國人早有在臺積電不能爲己所用的情況下將其炸燬的想法,同時逼迫臺積電加速與擴大在美國的投資。

一旦美國亞利桑那廠運作正常,產能陸續開出,美方必然想盡辦法擡高臺灣臺積電廠出貨的成本,徹底剝削臺積電,讓美國客戶就在美國下單出貨,該公司只能作爲一個勞心勞力又花錢的製程技術上貢者,美國就是坐享其成,接受貢品的皇帝。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就曾明白說過,臺積電不是「護國神山」,應該是早已看透了美國算盤所發之言,只是臺灣各界太盲目自嗨,亢奮過度,以致腦性麻痹,自蔽自障。

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到臺積電,沒注意到川普自總統選戰時就不斷提到的是「臺灣半導體產業」佔美國高端IC製造的比重,涉及範圍已遠超出臺積電。1月27日他對衆議院共和黨議員發表談話時表示,打算對輸入美國的鋼、鋁、銅及電腦晶片、半導體、藥品等貨物全面課徵關稅,98%的晶片生意跑到臺灣,「晶片製造業都跑去臺灣」,他希望這些產業回到美國。有部分媒體指稱,川普這些話矛頭是指向臺積電,並警告課徵關稅可能高達100%。可見臺積電自身也是泥菩薩過江,如何保臺灣?

美國人想以關稅壁壘,逼使所有他們心中認爲有價值的製造業到美國設廠,在美生產與出貨,肯定不是隻有臺積電或半導體產業。這個思路可以用在所有美國人看上的臺灣製造業。是故,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以〈臺積電的考驗時刻〉爲題撰文,「強調接下來臺積電如何和川普團隊溝通,這可能是臺積電的當務之急。」似乎是眼光如豆,短窄狹隘,沒有認識到這可能是臺灣最嚴重危機到來的時刻。

川普已於2月1日對加拿大銷美商品除能源項目僅增10%關稅,其餘皆提高25%的關稅,對中國大陸提高10%,任性恣睢,唯我獨尊,完全赤裸裸地曝露了美國帝國主義的本質。原本預計對墨西哥也將同日增加關稅25%,則延緩一個月實施,數日後又臨時突然決定同時暫緩對加拿大的新關稅,這其實也不小心折射出了川普自身的困境。

由於川普早把恐嚇各國的大話講在前頭,而且話越講越絕,如今上臺,沒有一個國家自動接受他的恐嚇,他必須一一兌現當初恐嚇所預告的美方措施,壓力其實落在川普的頭上。加拿大在第一時間禮尚往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美國出口至加拿大的貨物亦增加25%的關稅,川普則短短數日間藉口兩國願在芬太尼(fentanyl)事項上配合美方要求,暫緩對兩國的新關稅措施。一月後,若川普執意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增加關稅,兩國必然採取反擊措施,否則兩國領導人也不好乾了。

川普原先恐嚇加、墨兩國,若進行報復,將再提高關稅。縱使如此,加、墨兩國領導人不可能就此認慫吞忍,必然繼續禮尚往來。如此往復,必然形成惡性循環,更大的壓力還是壓在川普頭上。川普若主動鬆手,就是承認失敗,必然被看破手腳,有損威望;如果繼續報復,美國物價必然雪上加霜,逐步攀升,民怨必然四起,川普無法自解。

若依川普的預告,其提高關稅還要針對歐盟及其他國家,這勢必使他面臨的壓力更大,一旦美國物價再度蠢動攀升,各國基於自身的尊嚴與利益,依然不受恐嚇,川普將面臨一廂情願、誤判形勢的極難堪處境,在美國人民面出糗,呈現的不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而是「Make America Gloomy(黯淡的、憂鬱的) Again」,這恐怕是他最不能忍受的結果。

屆時,若不能承認錯誤,改弦更張,可能惱羞成怒,一路走到黑。承認錯誤則威望盡失,美國人不會再相信他的話了,若一路走到黑,肯定碰得鼻青臉腫,美國人民都會覺得青腫在身,丟盡臉面。看起來,川普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大坑,想要抗中制中,卻反送了個大禮給中共,令中共處於上風上手,以逸待勞的有利地位。

眼見川普一步步將落入自己挖的大坑中,我們還想倚美抗中,不怕被連帶捲進坑中,是智是蠢,不言可喻。

(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