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2024總統大選 給陸配和新住民保障(劉性仁)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前左二)24日在臺南發表新住民政策時,上百名新住民爭相與侯合影,氣氛熱烈。(洪榮志攝)
妳有妳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田馥甄一字一句唱出陸配和新住民的心路歷程,不同背景,不同身份,在寶島臺灣結緣,臺灣民衆應該想想,這些人爲愛來臺灣,孕育下一代,然而在法律上沒有給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在社會上沒有給他們充分包容的空間,當你越瞭解陸配和新住民的故事後是一種虧欠的反省,眼看2024年大選,難道各候選人不應該給他們一個說法嗎?
對於陸配羣體來說,必須遵守兩岸的法律,有消失的陸配,也有挨告的陸配,有許多的委屈,更有不平的遭遇,陸配要自保就要少碰政治,平安生活,想來十分無奈與可悲。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公佈「新住民政策」七大主張,不僅要讓懷孕新住民全面納健保,也讓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配由6年改4年,並且檢討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同時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爲「新住民顧健康、護權益」,讓臺灣移民政策從「家」的概念再出發 。侯友宜指出,目前懷孕新住民尚未全面納健保,現況懷孕的新住民媽媽,必須持有居留證滿 6 個月 (除了受僱者),纔可參加全民健保。而政府現在只提供產檢補助,新住民媽媽因未有健保須付昂貴醫藥費,造成媽媽、寶寶健康無法受到保障,他當選總統,一定會積極修法,讓新住民媽媽不必再等6個月。侯友宜表示,他當選後會推動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籍配偶,由6年改4年。不論是大陸或是其他國家,因爲結婚來臺灣生活的配偶,都是臺灣新住民、新家人,政府應該平等看待,不能歧視任何一個人。
民衆黨主席柯文哲迴應, 臺灣是多元社會,爲何一定要用非我族類去劃分敵我。只要住在臺灣、喜歡臺灣、認同臺灣就是臺灣人,何必一開始就說「這是敵國的」、「非我族類」,若用這種態度去面對,臺灣作爲多元社會,從過往至今將永無寧日,「當年我們爲本省、外省的紛擾,困擾不少於40年」。
對於侯友宜和柯文哲的表態,應給予高度的肯定;當有陸配指出5年前攜家帶眷來臺定居,細數待過上海、澳洲伯斯、斯里蘭卡等地,結果臺灣最好,讓她開心到不想走了,直呼簡直「人間天堂」,還列出5大優點,歧視陸配和新住民者應該感到羞愧。
總之,想要參選總統大位者都應當負責任對陸配和新住民政策說清楚講明白,陸配本身就是兩岸的新橋樑,溝通兩岸是陸配的優勢,這是陸配愛護兩岸的責任。期盼臺灣社會還給她們原本屬於她們的自然權利。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