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未來產業呈現“賽道全、佈局早、活力強”三大特點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孔文燮)3月21日上午,北京市召開未來產業專場發佈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海淀區副區長唐超介紹,當前,海淀區正在建設"1+X+1"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X"就包含未來產業。這裡的"X"代表着海淀區在未來產業發展上不規定數量、不限制方向、不封閉思路,全力爲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提供最爲廣闊的成長空間。
從發展現狀看,海淀區未來產業呈現出"賽道全、佈局早、活力強"三大特點。目前海淀區在未來產業六大領域均有佈局,涵蓋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商業航天、量子信息等多個細分方向,並衍生出AI for Science、AI+醫藥等融合業態。其中,人工智能領域,海淀區已形成全棧產業鏈佈局,備案大模型76款、佔全市七成,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在具身智能領域集聚企業數量佔全市40%;商業航天領域在軌運營衛星近百顆,佔全國近三分之一;量子信息領域建成全國首家量子孵化器和全市首個量子產業園。可以說,海淀的未來產業正展現出聚鏈成羣、集羣成勢之態。
下一步,海淀區將在未來產業領域持續發力,強化政策供給,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生態引導能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將海淀區打造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