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集團聯姻北理工(珠海)直指核心賽道,爲大灣區未來產業發展儲備人才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馮玉怡 珠海報道
2月20日,珠海格力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格力集團與北理工(珠海)首次深度牽手,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明確提出,聚焦新能源材料、海洋科技、人工智能、生物醫療和空天信息等五大領域,共同構建校企合作體系。
一個是珠海市屬國企的“資本航母”,一個是紮根大灣區的“紅色理工強校”,兩者的合作被視爲珠海乃至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的一次突破。同時,此次合作所聚焦的領域,與珠海“4+3”產業集羣以及近兩年來大力發展的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和低空經濟相契合,直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佈局的核心賽道。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珠海校區黨委書記兼校長鄒美帥表示,格力集團和北理工(珠海)的學科專業佈局高度契合,雙方的合作空間十分廣闊。希望以此次簽約爲契機,攜手未來、融合發展,打造北京理工大學在廣東省校企合作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北理工(珠海)去年首年招生,在廣東物理類投檔分數線高居全省第一,其中“未來精工技術班”炙手可熱。北理工的未來精工技術班包括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工程、智能無人系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等時下熱門前沿專業,爲大灣區的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鄒美帥表示,珠海校區將延伸北京理工大學的優質資源,高規格建設海洋科技、空天信息、能源交通、前沿交叉和社會科學五大學域,通過構建具有灣區特色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世界一流科技創新體系,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格力集團全面“牽手”北理工(珠海)正是瞄準其科研實力和人才儲備,以期推動前沿科技與高端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園區開發與產業培育的閉環。格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康洪表示,此次合作雙方將重點突破新能源材料、智能海洋裝備等關鍵領域技術瓶頸,以科技創新爲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不同於其他城市“企業主導”或“高校主導”的創新發展模式,珠海正在立足其自身條件,探索以國企爲紐帶、整合高校科研資源與產業落地能力的第三條路徑。作爲珠海首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格力集團近年來聚焦股權投資、園區開發、產業金融、服務運營等業務板塊,逐步從傳統制造業基因向產融結合模式轉型,在代表新質生產力賽道的多個細分領域孵化獨角獸企業。
以其在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爲例,近年來格力集團通過直投和基金投資已投資相關企業50餘家、總金額超30億元,包括壁仞科技、一微半導體、普強時代、多創科技、真健康、寶德計算機、量子智能等一批落地珠海的人工智能項目。這些產業資源可爲高校的技術成果轉化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
作爲珠海最大的產業綜合運營商,目前格力集團已有26個產業載體。以格力集團打造的泛人工智能特色產業基地格創·壹號爲例,目前已儲備教育垂類大模型、AI芯片等領域的項目30餘個,將打造成爲珠海泛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產業集聚地。
這場聯姻能否真正催生“灣區硅谷”,產生更多實質性成果轉化,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