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上半年淨利潤17.55億元 外賣業務營收同比增近60%

來源:財經網

本報記者 李靜

8月25日晚間,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底撈”)公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2025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207.03億元,同比下降3.7%;淨利潤17.55億元,同比下降13.7%。

海底撈在財報中稱,上半年利潤下降受翻檯率下降,以及產品、場景等創新模式方面的初期調整影響。同時,海底撈認爲這一階段業績下滑反映出管理層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公司將進行改善。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撈共經營1363家餐廳。其中,自營餐廳1322家,加盟店41家。2025年上半年,海底撈持續進行門店網絡優化,新開自營餐廳25家,加盟店3家。同時,海底撈繼續落實“啄木鳥計劃”,主動關停了一些經營表現不達預期、增長潛力不足的餐廳,另有部分餐廳因其他商業原因停止營業。

餐廳經營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海底撈自營餐廳整體翻檯率爲3.8次/天,較去年同期的4.2次有所下降;上半年海底撈接待顧客總數近1.9億人次。翻檯率及客流量於2025年上半年有所下降。海底撈認爲,這主要受餐飲市場競爭加劇、顧客消費需求變化等影響。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市場上火鍋品牌的不斷增加,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這對海底撈的市場份額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此外,消費者對於健康、便捷和個性化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海底撈需要在產品和服務上進行更多創新來滿足這些需求。”

儘管整體業績有所下滑,但海底撈的外賣業務表現強勁。上半年,公司外賣業務營業收入爲9.28億元,同比增長59.6%。其中,“下飯菜”一人食精品快餐業務增長迅速,貢獻了超過55%的外賣收入。

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未來,公司將整合多品牌、多品類資源,打造海底撈外賣超級廚房,探索衛星店新模式,驅動收入與利潤雙增長。同時打通三方平臺與會員體系,搭建私域運營體系,進一步提升用戶黏性與運營效率。

此外,海底撈的多品牌戰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海底撈火鍋之外,海底撈運營“焰請烤肉鋪子”“從前印巷”“小嗨愛炸”等14個餐飲品牌共計126家餐廳。其中“焰請烤肉鋪子”在期間內新開46家,門店數量達到70家。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底撈包括“焰請烤肉鋪子”在內的“其他餐廳收入”達5.97億元,同比增長227.0%,對營收貢獻明顯。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海底撈的外賣業務和多品牌戰略是其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舉措。外賣業務增長表明,海底撈在滿足消費者便捷需求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多品牌戰略的推進也爲海底撈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展望未來,海底撈管理層表示,將持續提升用餐體驗,包括不斷精進服務能力、爲顧客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並通過數字化運營爲管理賦能;繼續多元化的經營策略,結合新技術的運用合理調整組織結構,不斷探索特許經營模式。此外,海底撈強調,將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