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簽證費肥了川普政府! 美企1年含淚多繳4200億
美國總統川普調漲H1-B工作籤費用,遭批把人才推向海外。(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出人意料地宣告大幅調漲H-1B簽證費用,引發科技等相關產業的恐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新的H-1B簽證規定可能導致美國企業每年必須爲此多支付140億美元(約新臺幣4271億元)。對於那些高度依賴海外員工的美國科技產業而言,其影響可想而知。
依據川普在19日簽署的公告,自9月21日起,企業爲H-1B簽證申請人所支付的費用將調升至10萬美元(約新臺幣305萬元)。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當天聲稱,這項新的費用是「按年計算」,適用於首次申請以及續簽。
消息一經傳出,包括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高盛等美國知名企業,紛紛向其員工發送了緊急郵件,並且發佈了旅行警告。路透社的報導也指出,川普的最新行動已經在矽谷敲響了警鐘。
《金融時報》引用了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數據,指出在2024年,美國批准了超過14.1萬份新的H-1B申請。如果這個數字維持不變,並且新的申請費用爲每人10萬美元,美國公司每年將爲此付出高達140億美元的費用。
報導中強調,矽谷非常仰賴H-1B簽證,藉此聘用來自海外的工程師、科學家以及程式設計師。USCIS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大約有三分之二的H-1B持有者從事IT相關行業。此外,在美國的會計、醫療保健等行業中,僱主也廣泛使用這類簽證。
矽谷知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執行長Garry Tan在社羣平臺X上發文,強烈抨擊川普的這項決定是個錯誤,並且認爲這項舉動「扼殺了新創企業」,簡直如同「給包括加拿大溫哥華和多倫多在內的海外科技中心送上一份大禮」。他更警告,「在AI軍備競賽白熱化之際,我們卻在迫使人才出走。美國需要培育小型科技公司來贏得勝利,而不是設立一個10萬美元的收費站」。
總部位於紐約的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分析師Jeremy Goldman表示,「短期之內,華盛頓或許可以獲得一筆意外之財;但是從長遠來看,美國很有可能因此失去其創新優勢,爲了短視的保護主義而犧牲了活力」。
報導指出,部分美國企業已經準備採取法律手段,試圖推翻這項新的H-1B規定。代表美國大型企業的律師向《金融時報》透露,他們的客戶正在等待負責發放簽證的美國國務院,針對此事的進一步澄清。
Herbert Smith Freehills Kramer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Matthew Dunn表示,行政部門有權收取一定的費用,來補償H-1B項目的管理成本,但是10萬美元的價格「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監管權限」。他補充說,「我們認爲,法院介入並且阻止這項公告的可能性非常大」。
《金融時報》指出,預計美國政府將會針對H-1B簽證,推動更廣泛的改革,這其中包括提高其工資門檻。一些共和黨議員呼籲,H-1B簽證的發放應該根據薪資的高低來決定,而不是採用目前所使用的抽籤制度,以確保簽證能夠流向最有價值的高階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