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清大研發新藥 三陰性乳癌抗藥性 獲突破
國家衛生研究院3日舉行「對抗癌症多重抗藥性突破 國衛院與清華大學聯手開發驅動蛋白KIF2C標靶新藥」研究成果記者會。(陳俊吉攝)
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其中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10~15%,因缺乏賀爾蒙受體與HER2蛋白表現,只能依賴傳統化療藥(如紫杉醇),復發機率是一般乳癌的3倍,復發後因抗藥性而無藥可醫。國衛院、清大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具細胞穿透性的KIF2C小分子抑制劑,可對抗讓癌細胞分裂的KIF2C,正積極開發新藥。
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30至40%會在5年內復發,復發腫瘤常對多種化療藥物產生多重抗藥性,導致無藥可醫,5年存活率也從復發前的77%降至8~12%。
2017年起,清大生醫學院教授王慧菁、講座教授孫玉珠的團隊,透過臨牀大數據結合分子技術,篩選出對抗三陰性乳癌化療抗藥性的全新治療標靶「驅動蛋白KIF2C」。
王慧菁表示,KIF2C如同細胞分裂的「糾察隊長」,糾正錯誤微管連結。然而,當KIF2C在癌細胞中過度表現,則會幫助腫瘤細胞抵抗紫杉醇的干擾,讓癌細胞在化療壓力下依然完成細胞分裂,造成紫杉醇抗藥性。而抗藥性腫瘤會改變微管蛋白後轉譯修飾,增強KIF2C活性,因此抑制KIF2C將是突破抗藥性的一條新路。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長謝興邦指導學生合成超過60種不同KIF2C小分子抑制劑,透過跨機構協作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具細胞穿透性的KIF2C小分子抑制劑。這項研究結果8月將刊登於發育生物學排名第1的期刊《Developmental Cell》。
目前,研究團隊已將KIF2C抑制劑的應用從三陰性乳癌拓展至女性三大婦科癌症,如卵巢癌、子宮內膜。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說,期待KIF2C抑制劑早日進入臨牀試驗,爲患者帶來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