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鋰價延續延續回調態勢 已有築底跡象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君安發佈研報稱,2024年Q4鋰價雖仍持續承壓,難有大漲行情,但已經進入底部區間。市場復甦節奏取決於終端消費恢復速度。未來值得投資的企業應具備低成本(如資源端成本控制領先)、擴產確定性高(已進入爬坡階段,未來產量釋放明確)、全球供應鏈佈局(可優化成本與市場風險)、財務穩健(現金流充足,能抵禦週期波動)等優勢。總體而言,鋰市場在未來一兩年磨底後將逐步走向平衡。隨着電動車和儲能市場的增長,對長週期碳酸鋰價格的反轉依然保持樂觀。但築底中,企業需應對成本壓力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國泰君安主要觀點如下:

礦山產量走低,庫存拐點出現。

2024Q4,澳大利亞依然是全球最大鋰供應國,但季度產量同比下降6.4%,環比下降5.9%,主要受部分礦山維護、主動減產及市場策略調整影響,但部分新礦投產帶來增量,優化了供應結構。北美鋰礦第四季度產量走低。

另一方面,2024年Q4有多處新項目取得突破,澳大利亞Kathleen Valley、Pilbara Minerals和南美Centenario鹽湖、Hombre Muerto West多個新項目進入投產擴產階段,但部分企業因資金問題縮減擴產規模,在投產體量上低於預期。全球範圍內,非洲鋰礦供應增長較快,在中國鋰精礦進口中的佔比已大幅上升,成爲市場重要鋰礦供給增長來源。庫存方面,澳洲鋰礦合計去庫約0.94萬噸,庫存拐點出現。

鋰價延續延續回調態勢,已有築底跡象,低成本具有抗風險優勢。

澳洲主流6%品位鋰輝石精礦均價在700-800美元/噸區間波動。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因爲前期供過於求,使得價格全年大幅下滑,但在Q4趨於穩定,供需調整已在進行,市場預期2025年可能逐步回暖。面對鋰價波動,各企業普遍採取降本增效措施,以維持盈利能力。企業銷售模式分化,部分企業依賴長協穩定價格,部分企業靈活調整合同機制。高成本礦山面臨較大經營壓力,部分已暫停生產。低成本生產商抗風險能力突出:如智利Atacama鹽湖和阿根廷部分鹽湖項目完全成本在$5,000-6,000/噸 LCE區間,處於全球成本曲線第一四分位。

長期需求穩健,高利率限制擴張,美元匯率波動影響不一。

2024年全球鋰需求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擴張是主要驅動力。整體來看,鋰行業長期需求仍然穩健。政策方面,全球主要鋰生產國對產業管理趨嚴:智利強化鋰資源國有化,阿根廷則採取更市場化的刺激措施。高通脹和高利率環境增加了鋰礦企業的融資成本,部分在建項目面臨融資困難。美元走強對鋰礦出口國產生不同影響,澳洲鋰礦受益於美元計價,而拉美企業則因本幣貶值面臨一定壓力。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增速不及預期,電池技術迭代風險。鋰礦企業融資及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