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海通:加速配套科研儀器國產化進程 政策持續推進自主可控研發力度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海通發佈研報稱,質譜、色譜、電子顯微鏡等爲主要實驗室分析儀器分支,檢測精度較高。我國通過部署高端科學儀器及核心部件研發專項鼓勵高端科學儀器加速國產化,中低端科學儀器已初步實現國產化替代。科技強國聚焦供應鏈自主可控領域之一爲科研儀器,隨着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加強,該行認爲有望進一步加速配套科研儀器國產化進程。我國科學儀器已突破部分產品線國產化,政策持續推進自主可控研發力度。美關稅率持續提升,加劇技術封鎖,科學儀器國產化進程有望進一步提速。
國泰海通主要觀點如下:
實驗室分析儀器由於檢測精度較高,產品具備一定壁壘,全球科學儀器市場向海外龍頭集中
按照實驗室分析儀器細分領域,生命科學與表面科學分別佔26%、13%,爲主要下游應用領域。根據產品,質譜、光譜、色譜儀滲透率爲37%,爲重要的產品分支。根據SDI,2021年全球科學儀器市場規模超690億美元,預計2026年規模將增至1020億美元。海外科學儀器技術研發起步較早,科學儀器龍頭賽默飛、丹納赫、安捷倫、島津等龍頭佔據全球分析儀器主要的市場。我國高端科學儀器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較低,且海外核心零部件出口存在限制,高端科學儀器國產化率相對較低。2024年,色譜、質譜進出口逆差21億美元,進口依賴度高。
我國已實現部分科學儀器產品線國產化,政策持續支持自主可控研發
我國通過部署高端科學儀器及核心部件研發專項鼓勵高端科學儀器加速國產化,中低端科學儀器已初步實現國產化替代。科技強國建設目標聚焦科研儀器等領域供應鏈自主可控,我國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有望進一步加速配套科研儀器國產化進程。
關稅政策加劇技術封鎖,國產儀器供應鏈自主可控迫切性提升
1)美對等關稅落地,稅率提升至125%。我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同比提升至125%。2)覆盤2019年美國對我國商品加徵關稅措施,包括科學儀器在內原產於美國商品加徵關稅應對。2019年8月,美國政府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分兩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實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078個稅目、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第三批)加徵關稅。其中,原產於美國的色譜儀、質譜聯用儀加徵5%關稅。該行認爲,關稅政策加劇技術封鎖,科學儀器自主可控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風險提示:技術迭代的風險、基礎研究財政投入不及預期。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