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證券:算力需求釋放的邏輯仍未發生動搖 關注算力產業鏈邊際變化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本週海內外算力板塊均出現較大波動,市場情緒普遍回落。本次回落主要受全球宏觀經濟對高風險資產的衝擊,疊加GPT4.5不及預期,多方面因素形成共振導致短期跌幅較大。但算力需求釋放的邏輯仍未發生動搖,海外需要突破性創新撬動算力需求,國內AI產業起步較晚,基數較低,主要應關注算力產業鏈邊際變化。

國盛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宏觀層面:美國經濟活動回落+關稅

美國宏觀數據及關稅政策預示經濟活動回落。根據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數據,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爲98.3,顯著低於1月的105.3,該數據已連續三個月走低;根據密歇根大學調查,消費者對未來5-10年的長期通脹率預期上修至3.5%,爲1995年4月來的最高水平;標普全球的美國2月服務業PMI初值意外從52.9跌至49.7,創2023年1月份以來新低。同時美國關稅政策使通脹問題複雜化,美聯儲利率面臨居高不下風險。另外聯邦政府降本裁員可能進一步削弱就業數據。多因素共振使得市場認爲美國經濟增長將發生轉變,從而變得高度敏感,避險情緒上升。

中觀層面:英偉達財報的“喜”與“憂”,GPT4.5不及預期

英偉達財報超預期,市場產生分歧。週四英偉達發佈FY25Q4財報,營收與淨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且B系列產能問題已得到解決,併成爲公司歷史上推廣速度最快的產品。但其優異的業績並未讓市場滿意,週四當日英偉達股價跌幅達8.5%。儘管相關數據超出市場預期,但超出預期幅度是自2023年2月以來的最小幅度,意味着英偉達的迅猛勢頭轉弱。與此同時,英偉達的盈利上漲幅度也是2022年11月以來最小紀錄,市場從堅定選擇算力轉變爲產生分歧。

本週的另一事件是Open AI正式發佈GPT4.5,儘管部分性能有所提升,但其沒有突破性的創新,且在SWE-Bench Verified基準測上遜色於OpenAI的deep research和Anthropic的Claude 3.7 Sonnet;在SWE-Lancer編程測試上不及deep research。GPT4.5的不及預期進一步使得市場對AI發展的擔憂加劇。

微觀層面:重視國產邊際變化

Deep Seek的出現推動推理端算力需求激增疊加美國進一步加強芯片封鎖將加速國產算力加速崛起,市場核心關注各條產業鏈的邊際變化,國產算力多條產業鏈有望深度受益。數據中心需求擡升將加速老舊數據中心去庫存進程,加速機房改造並提高資源利用率;各大企業加速落地大模型並加強推理側AI的開發,計算量激增導致芯片需求激增,算力租賃相關企業有望受益;IDC加速向AIDC轉型,單位功率密度迅速擡升,相關配套如液冷、電源等設備升級將變成必選項,加速換代將產生大量需求,相關企業有望受益此需求。

儘管以上多方面因素均使市場情緒低迷,但從根本上來講,以上事件均並未使AI敘事邏輯發生改變。正如黃仁勳在法說會上表示,AI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後續AI Agent、多模態AI的發展仍將保持算力的高需求。目前海內外雲廠商均加碼投資AI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性技術突破的出現將只是時間問題。短期來看,市場對於AI發展前景持搖擺態度也屬正常,而長期視角下,只要AI發展的邏輯並未出現動搖、產業發展按照規律持續進行,算力產業鏈的景氣度終將回歸。而海外需要突破性創新帶動算力需求,國內AI產業起步較晚,基數較低,主要應關注算力產業鏈邊際變化。

週末該行亦反思年後的市場表現,在堅定看好算力板塊的同時會更加強調邊際定價,重視新興的成長方向與個股,如威騰電氣、美格智能、騰景科技、德科立。同時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如數據中心方向潤澤科技、萬國數據、數據港、光環新網、奧飛數據等,CDN方向網宿科技等。

建議關注:

算力——

光通信: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騰景科技、光庫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聯特科技、華工科技、源傑科技、劍橋科技、銘普光磁。

銅鏈接:沃爾核材、精達股份。算力設備:中興通訊、紫光股份、銳捷網絡、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業富聯、滬電股份、寒武紀、海光信息。

液冷:英維克、申菱環境、高瀾股份。

邊緣算力承載平臺:美格智能、廣和通、移遠通信。

衛星通信:中國衛通、中國衛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

IDC:潤澤科技、光環新網、奧飛數據、科華數據、潤建股份。

數據要素——

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數據可視化:浩瀚深度、恆爲科技、中新賽克。

風險提示:AI發展不及預期,算力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風險。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