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常備!吃到這種瓜子馬上吐出來
這個春節
你家嗑瓜子了嗎?
聚會時人手一把
“咔咔咔”就能“嗑出年味”
但其實瓜子嗑不對
也會影響健康哦!
春節嗑瓜子要注意啥?
怎樣才能不長胖?
這篇“嗑瓜子指南”
快來查收
01 嗑瓜子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提到瓜子,大家可能首先想起葵花子。實際上,瓜子可是個“大家庭”,它們種類較多、營養不同,除了我們經常食用的葵花子,還有南瓜子、西瓜子等。
葵花子
葵花子是維生素E含量較多的食品之一。維生素E屬於抗氧化劑,能抑制自由基的產生,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皺紋形成,使皮膚緊緻有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衰老。
葵花子中還富含維生素B,有助於安定情緒,改善焦慮、抑鬱、失眠等症狀,並能增強記憶力。
西瓜子
西瓜子就是西瓜的“籽”嗎?其實,大多數用來直接“嗑”的西瓜子是打瓜的“籽”,這種瓜也叫籽瓜,體積比正常西瓜小,且籽又多又大,適合做“嗑瓜子”的原料。
炒西瓜子的鐵含量比較突出,爲8.2毫克/100克,是炒葵花子的1.3倍;鉀含量爲612毫克/100克,在堅果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南瓜子
炒南瓜子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爲36毫克/100克,是炒葵花子和炒西瓜子的1.6倍和1.1倍。
另外,炒南瓜子中含有豐富的鋅和硒。鋅在生長髮育、維持免疫、生殖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硒主要參與調節甲狀腺功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有助於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02 吃到這種瓜子立馬吐!
帶有苦味、怪味的瓜子大多是因貯藏時間太久或貯藏環境不當,導致瓜子變質發黴。
發黴的瓜子極有可能產生黃麴黴毒素,該毒素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爲1類致癌物,具有強毒性和致癌性。長期低劑量接觸或一次性接觸過多都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最關鍵的是,黃麴黴毒素耐光耐熱,其分解溫度可高達280℃。大部分黃麴黴毒素只能通過長時間高溫滅活和煅燒來去除,日常烹調溫度並不能將它分解。
所以,即使吃的是炒瓜子,只要有黴苦味,就要趕緊吐掉並及時漱口。
03 如何健康“嗑瓜子”?
瓜子屬於堅果, 常吃有益健康, 不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 還可降低人體總膽固醇, 和甘油三酯的濃度。 但吃錯了, 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推薦每週攝入堅果50-70克,平均每天約10克,相當於1.5-2把帶殼的瓜子。
現在瓜子的口味繁多,如奶香、五香、焦糖、海鹽等,其實這些口味都不推薦。如果瓜子中有個別發黴的,會被其獨特的口味掩蓋,容易誤食危害健康。此外,這類瓜子普遍高糖、高鹽,對心血管健康不利,建議選擇原味瓜子食用。
04 門牙前的“豁”,真是嗑瓜子惹的禍?
吃瓜子時,很多人會談及一個話題:你門牙這個“豁”是嗑瓜子留下的嗎?
先說答案:其實,很多人門牙上都有這個“豁”,這種牙也被稱爲“瓜子牙”。長時間嗑瓜子的確會造成“瓜子牙”,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比如一些外力導致的牙齒破損等。
瓜子外殼堅硬,而咀嚼時與牙齒的接觸面積卻很小,因此施加在門牙切緣處的壓強非常大。長時間用力咬開瓜子,不僅容易導致牙齒磨損,還可能出現不規則的“凹坑”或裂紋。特別是在長期不注意保護的情況下,這些損傷會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牙齒崩裂或缺損。
提醒大家
嗑瓜子有講究
做對這些更健康
快轉給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吧
一起健康過大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監製:王巖 編輯: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