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還致癌,吃到馬上吐出來!過年期間幾乎家家必備

春節的堅果盤子裡,

瓜子可是常客,

“咔咔咔”的聲音

混雜着家人們的歡聲笑語,

成爲了獨特的春節記憶。

然而“嗑瓜子”這件事兒看似簡單,其實背後也藏有健康隱患,有些瓜子有毒還致癌,吃到了一定要馬上吐出來!

春節期間,如何“嗑出感情、嗑出年味”的同時保證健康?這份“嗑瓜子”指南快來查收↓

01

瓜子種類多,營養各異

提到瓜子,多數人腦海中一定是葵花子吧?其實瓜子是個大家庭,泛指瓜果的種子,除了常見的葵花子,還有西瓜子、南瓜子,它們外觀不同,有各自的營養優勢。

西瓜子

南瓜子

葵花子

02

吃到這種瓜子,立馬吐!

嗑瓜子時難免會吃到有些發苦的,很多人會多吃幾顆把苦味壓下去,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吃到這種瓜子要立馬吐出來。

因爲有怪味的瓜子大多是因爲貯藏時間太久或貯藏環境不當,導致瓜子出現了變質發黴。

發黴的瓜子極有可能產生黃麴黴毒素,它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爲1類致癌物,具有強毒性和致癌性,長期低劑量接觸或一次性接觸過多都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都表示,人羣暴露於黃麴黴毒素B1與肝癌發生率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最關鍵的是,黃麴黴毒素對光、熱都比較穩定,分解溫度可高達280℃。大部分黃麴黴毒素只能通過高溫滅活和煅燒等長時間高溫過程來滅活,日常烹調的溫度並不能將它分解掉。

所以,即使吃的是炒瓜子,只要有黴苦味兒,就趕緊吐掉並及時漱口。

03

如何健康“嗑瓜子”?

瓜子屬於堅果食物,是健康零食,吃對了能維護身體健康,但吃錯了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不想長胖,控制在這個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推薦堅果每週吃50~70克,平均每天吃10克即可,相當於帶殼的瓜子1.5-2把。

△帶皮約25克,剝皮後約10克的瓜子。

△約10克瓜子仁

保護心血管,要選擇原味

現在瓜子的口味很多,比如奶香瓜子、五香瓜子、焦糖瓜子、海鹽瓜子等,其實這些口味都不推薦,如果有個別發黴有怪味的,會被各自獨特的口味掩蓋,很難吃出來,容易誤食危害健康。此外,這類瓜子普遍高糖、高鹽,對心血管健康並不友好。

最後提醒,老人和小孩吃瓜子時,要小心嗆咳,最好能打碎一些再吃。

有更多精彩視頻和直播!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林阿強‍‍‍

責編:張巨新

監審:關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