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吃了被放倒!這種瓜一旦發苦,馬上扔!
炎炎夏日
各類瓜果蔬菜紛紛上市
肉質細膩、清爽順口、新鮮美味
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其中,略帶苦味的瓜果
口味特別
是不少人的“心頭好”
然而
並不是所有帶“苦味”的瓜都能食用
有種看似清脆爽口的苦葫蘆瓜
卻偏偏藏着“毒素”!
這種瓜,一旦發苦趕緊吐掉
男子誤食苦葫蘆瓜
多次暈厥緊急送醫
近日,福建省福州的肖先生(化名)經歷了驚魂一幕。
肖先生前幾天買了3根葫蘆瓜,吃到最後一根時“第一口就發現味道不對,有點苦,以爲是瓜尾巴,就吞下去了,再咬一口仍是苦的,就沒吃了。”
萬萬沒想到,吃下去不一會兒,肖先生就覺得難受,十幾分鍾後開始劇烈嘔吐,胸悶、氣緊、頭暈,還出現了腹痛、腹瀉。此後肖先生髮生三次暈厥、摔倒,由其家屬送到醫院。
醫生髮現,此時肖先生表情淡漠,不能站立,血壓只剩78/52mmHg,有休克、高乳酸血癥、電解質紊亂等情況,腎功能也出現了明顯損傷。追問病史及進食食物後,醫生初步判斷,造成肖先生腹瀉及意識喪失的“元兇”,可能就是那口“超級苦”的葫蘆瓜。
苦葫蘆瓜中含有“鹼糖甙毒素”,這種植物毒素無法通過高溫烹飪分解,會引發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醫生提醒夏日吃瓜謹防“苦味陷阱”:
在烹飪前,可以嘗試用舌尖舔一下去皮的苦葫蘆瓜肉,如果有苦味則立即丟棄;對於其他葫蘆科蔬果,如瓠瓜、絲瓜、冬瓜、黃瓜等,也應保持警惕,如果發現有不正常的苦味,同樣不要食用;
不要迷信苦味食物都能清熱去火,實際上,有些苦味可能是植物毒素的表現,萬一誤食,出現劇烈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應馬上催吐、大量飲水並及時就醫。
一到夏天
新鮮的葫蘆瓜上市
引來不少人的青睞
但一旦發苦了,
千萬可不能吃!
此前,已經有不少人中招
誤食苦葫蘆瓜
浙江衢州一家三口被放倒
2020年6月,浙江省常山縣青石鎮餘先生從市場購買來葫蘆瓜,做了一道大菜“米粉油炸葫蘆瓜片”,可在食用時發現,瓜的味道極苦。
3人食用葫蘆瓜半小時後陸續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餘先生老婆因吃得較多當晚就住進了縣人民醫院,所幸經過對症治療後病情得以好轉。餘先生兒子未食用苦葫蘆,幸運躲過一劫。
進食苦葫蘆瓜
廣東一家四人中毒入院
2020年7月,廣東韶關的粵北人民醫院兒科,出現因進食苦葫蘆瓜中毒的患兒。
患兒男,9歲,其妹妹6歲,午餐進食了苦葫蘆瓜,2小時後出現腹疼,無腹瀉,無嘔吐。
因家中一同進食苦葫蘆瓜較多的奶奶及媽媽均有明顯的嘔吐及腹瀉消化道症狀,否認其他不潔食物及特殊用藥物史,急忙來到醫院。醫院診斷爲中毒性腸炎。
據患兒母親王女士表示“吃完半小時就開始胸悶,很想嘔吐但又吐不出。沒過多久就想睡覺,全身乏力,腹瀉了二十多次,前一晚每隔幾分鐘就想去一次廁所。”
於是他們趕緊來到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四人均爲葫蘆素中毒引起的中毒性腸炎。所幸經洗胃、補液等治療後,他們痊癒出院。
葫蘆瓜
作爲一種餐桌上常見的蔬菜
這麼好吃爲什麼還會中毒?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
這些引起中毒的葫蘆瓜
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苦”
好好的葫蘆瓜
爲什麼會變苦?
原來這與一種毒素“葫蘆素”有關,正常的葫蘆瓜不小心經過基因突變後產生了一種高毒性的物質——葫蘆素。而這種葫蘆素會發苦,也就是我們嚐到的“苦味”。
誤食苦葫蘆往往會引起中毒——
輕者會發生口乾、頭昏、噁心、乏力、嗜睡;
重者則表現爲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症狀,甚至死亡。
中毒者多體溫正常,所以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爲細菌性痢疾。
苦葫蘆與甜葫蘆在外形上不好鑑別,但許多苦葫蘆的形狀像白熾燈泡,與甜葫蘆相比外形較瘦長,有些外表凹凸不平,有黃蓮般的苦味。
雖然我們常把
“良藥苦口”這句話掛在嘴邊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苦味”
都是有益的
這些帶苦味的蔬菜不能吃!
下面這些“苦”
千萬別亂吃
絲瓜
正常的絲瓜,帶有一點淡淡的甜味,若發現絲瓜有苦味,最好就不要繼續吃了,否則會中毒。這種苦味絲瓜可能是授粉時產生串粉,或者與氣候異常等環境因素有關。吃到苦的絲瓜,第一反應要立刻吐掉。
四川有一家人用絲瓜燉雞湯,雖然他們發現絲瓜有苦味,但並沒有扔掉。吃完後,一家三口陸續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醫院化驗結果表示,這家人的嘔吐物、排泄物中均含有鹼糖甙生物鹼,這種毒素源自苦絲瓜。
當葫蘆與其他植物發生雜交、種植條件不佳、運輸或儲存不當、不新鮮時,它就會變苦,並形成含有苦味物質的鹼糖甙毒素。即使是經過加熱處理,這種毒素也很難被破壞。
不小心誤食便會發生中毒,輕則頭暈、腹瀉、噁心等,重則腹痛、休克、五臟受損,性命危在旦夕。
甜瓜
兩種情況下甜瓜會變苦,一是未完全成熟的甜瓜,二是帶有殘留農藥的甜瓜。此外,甜瓜的瓜蒂性寒、味苦,食用過量會中毒。 所以,吃甜瓜時,記得將瓜蒂切掉!
三類人不宜吃“苦”
苦味食物並非人人適用,以下3類人羣更應謹慎吃苦。
經期女性
苦味食物大多寒涼,吃得太多,容易引起痛經、閉經等。尤其是一直有痛經情況的女性,平時要少吃苦味食物。
體質差的人
中醫認爲,苦味性寒,可以清熱瀉火,對於一些體質比較差的人來說,建議少吃。
脾胃虛寒的人
脾虛主要表現在氣短、頭暈、胃痛、面色萎黃等,而脾陽虛主要是腹痛、腹瀉等。平時吃一點涼東西就拉肚的人,就不適合吃苦味食物。
此外,老年人及嬰幼兒脾胃功能相對較弱,要適度飲食苦味。
擴散!讓更多人看到
來源|央視新聞、科普中國、錢江晚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