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模擬芯片行業具備廣闊市場空間 有利於國產化不斷推進
4月10日起,中國將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稅率基礎上加徵34%,對美國關稅政策予以反制。儘管美國暫時未將半導體產品列入“對等關稅”的加徵名單,但其承諾未來會再行加徵。而此前,美國對原產於中國的半導體產品已按301條款適用50%的關稅稅率。
美國半導體產業依賴全球供應鏈,如美國商務部所言,半導體是“關鍵戰略物資”,此次關稅豁免旨在保障本土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後續若對半導體加徵關稅,將直接推高美國科技巨頭的生產成本,削弱其競爭力,而我國的關稅反制則有利於加速部分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的國產替代進程。
對於芯片設計行業而言,由於大部分電子產品不在美國組裝製造,芯片公司通常先出口給模組廠、終端組裝廠,組裝好後再出口美國,不會直接受到關稅影響。即使穿透到終端需求,大部分公司美國敞口也不大。而我國對美國的關稅反制,通常按代工廠所在地判斷芯片原產地。因此美國芯片企業中可能會被判定爲美國產品的主要是有代工廠在美國的企業,主要涉及模擬芯片、射頻芯片、MCU、FPGA、部分CPU和汽車芯片。
在芯片設計領域,模擬芯片企業最有望受益此次關稅反制。我國模擬芯片行業市場空間大,國產化率低。此前美國廠商的低價競爭對我國造成較大壓力,而當前國內模擬芯片企業已經在衆多料號和領域具備可用性,實施關稅反制後有望加速國產替代進程,特別是工業、汽車佔比高的模擬芯片企業或尤爲受益。
對於半導體設備行業而言,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度中國進口自美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及零部件金額約爲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9億元),總體佔國內半導體市場規模的10%左右。對於刻蝕、CVD的關鍵環節,國內的去美化已接近完成,此次關稅反制主要利好之前對於國產化要求不高的成熟製程領域,量檢測、離子注入、熱處理等設備環節或比較受益。
免責聲明:本研究分析系基於我們認爲可靠的或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我們不保證文中數據、資料、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數據、資料、觀點、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信息交流、分享、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數據、資料、觀點、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閱讀者自行承擔風險。本研究分析,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版權均歸金證研所有。未經我們同意,不得對本研究分析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用於營利或用於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