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綠色航運驅動綠氫消納破局 開啓綠醇千萬噸級機遇窗口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金證券發佈研報稱,甲醇燃料在船舶的應用打開了新建綠氫氨醇項目的產能應用突破口,解決了現階段的關鍵問題,將直接加速綠氫項目的開工與落地。聚焦行業爆發下的高彈性環節,率先落地綠醇項目且與綠色甲醇船東合作的綠醇運營商以及綠氫設備商將充分受益。

國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綠氫消納是關鍵,綠色航運打開需求

近幾年綠氫項目申報非常積極,截至2025年6月,綠氫項目備案對應綠氫產能高達760萬噸,增長非常迅速。但是與之對應的是不夠理想的項目開工率,僅達到24%,對應約180萬噸綠氫產能。現階段,量的爆發和價的下行趨勢明確,行業的商業化關鍵集中在形成一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上,下游找到能接受綠氫及其衍生產品價格的場景是整個綠氫產業爆發的關鍵點之一。2025年4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83次會議通過了全球航運業首個法律約束性淨零排放框架,根據IMO程序,MEPC 83通過的修正案草案將在2025年10月舉行的IMO特別會議上提交。一旦獲得採納,預計將在16個月後(大約在2027年)正式生效。法案適用於所有5000總噸及以上的國際航行船舶,將依據船舶每年每兆焦耳的全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當量(gCO?eq)是否符合官方設定的年度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FI)目標,進行不同程度的罰款:第一/二檔分別爲100/380美元每噸CO?eq。此時,綠醇等氫基能源將是中長期內最符合要求的燃料。

甲醇價格是船舶運營經濟性的關鍵,碳稅下價差顯著縮窄

綠色燃料比化石燃料貴3-4倍,對比國內,其在海外的高額碳稅下填補綠色溢價更爲輕鬆。全球跨國航運公司也將甲醇作爲未來船用燃料的優選方案,成爲了綠色甲醇的消納方。2023年替代燃料新船訂單中甲醇雙燃料船共125艘,佔比23%。甲醇船與傳統油船相比的最大不同點在於船舶發動機和燃料,發動機佔造船成本的約10%,燃油成本約佔船舶全生命週期成本的14%、運營成本的30%-50%。發動機方面,根據FCBIEnergy,大型發動機(10-25MW)從柴油燃料到雙燃料發動機的船隻改裝成本預計爲250-350歐元/kW。燃料方面,甲醇價格是船舶運營具備經濟性的關鍵。根據該行的測算,當歐盟碳配額價格在100歐元/噸、綠醇單價降至4500元/噸時,綠醇與傳統燃料成本基本持平。未來,當綠電成本達到0.1元/kWh、CO2價格200元/噸時,CO2加氫制綠色甲醇的生產成本可降至1618元/噸,完全實現綠色甲醇燃料使用的經濟性。

綠色航運帶動甲醇船需求快速增長,預計最快年底迎來批量需求

中長期看,2030年全球綠色甲醇需求量將超4000萬噸。2023年報告的全球船隊(5000總噸以上)的燃料總消耗量爲2.11億噸,以船用燃油燃燒熱值爲42GJ/噸和綠色甲醇熱值22GJ/噸爲依據,2028-2030年全球綠色甲醇需求量最高將超過4000萬噸(摻混10%以上)。短期看,共300艘綠色甲醇燃料船舶將陸續投運,根據克拉克森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2月全球已投入運營的甲醇燃料船舶50艘次,載重噸約304萬噸;新船訂單數量250艘次,載重約2277萬噸。IMO淨零框架法案是各大航運公司綠色燃料戰略提前佈局的重要依據,由於船舶製造週期長,從訂單簽約到最後交船時間跨度在16個月-36個月不等,因而訂船時間需提前約2年,對應從25年底起針對甲醇船舶需求將逐步規模化起量。

綠醇需求高增並同步帶動綠氫消納,供不應求窗口期迎機遇

從訂單看共300艘綠色甲醇燃料船舶將陸續投運,以甲醇消耗量按單一燃料測算,未來約300艘船舶下水將帶動綠色甲醇燃料需求約680萬噸,對應帶動綠氫消納75~130萬噸。目前,綠氫開工項目產能達到約180萬噸,甲醇船舶投運後將消納42%~72%產能,打通綠氫下游應用場景。

風險提示

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示範項目落地緩慢、降本速度不及預期、技術研發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