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發佈多款AI兒科醫生產品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3月20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聯合企業發佈國內首個兒科大模型——“福棠·百川”兒科大模型,同時發佈兩款人工智能應用,即AI兒科醫生基層版和專家版。

發佈會上宣佈,北京兒童醫院將以託管的四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爲支點,聯動北京市兒科醫聯體,輻射北京市海淀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社區醫院、河北省150餘家縣級醫院,推進“AI兒科醫生”的應用。

“福棠·百川”兒科大模型可提供兒科診療及兒童健康保健AI服務。它擁有兒童常見病及疑難病症的立體化知識體系,具備兒科臨牀推理能力,能夠採用兒科“循證模式”像專業兒科醫生一樣整合醫學證據,爲患兒制訂科學、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據介紹,大模型除了構建萬億級token的專業醫療數據,涵蓋中英文專業醫療論文、醫療指南、教材和書籍等全方位醫學知識,還整合了超過300位北京兒童醫院知名兒科專家的臨牀經驗及數十年脫敏後的專家高質量病歷數據,並在循證、推理、記憶、對話、多模態方面對模型進行強化。面對患者家長時,能自主進行多輪問診和溝通。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介紹,“福棠·百川”AI兒科醫生基層版、專家版這兩款應用將率先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兒科醫聯體、縣級三甲醫院、社區醫院等多種場景爲試點,通過雲端部署或本地化部署,採用真實醫生+AI醫生的“雙醫生制”,賦能全國兒科診療能力提升。

“福棠·百川”AI兒科醫生基層版面向日常兒科疾病診療場景,助力基層醫生兒科診療水平提升。以兒童病毒性腦炎診斷爲例,該病延誤治療危害大,但其早期症狀與感冒非常相似,基層醫生識別難度大。“AI兒科醫生”及其病情詢問功能,可形成兒童病毒性腦炎的初步診斷,並給出患兒檢查檢驗建議。

“福棠·百川”AI兒科醫生專家版聚焦兒科疑難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助力臨牀決策效率提升,已於2月13日在北京兒童醫院首次“上崗”,開啓“AI兒科醫生+多學科專家”的雙醫並行多學科會診模式。一個月來,“AI兒科醫生”參加了10餘次疑難罕見病多學科會診、兒科大查房等,診療方案與北京兒童醫院專家會診結果吻合率達95%。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