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遲未與美達成貿易協議 不知日葫蘆裡賣什麼藥

彭博社指出,對於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中國大陸採取報復的方式,但日本卻沒有選擇對抗,除了在貿易與安全方面,還是需要美國的協助外,日本將在7月20日舉辦參議院改選。

策略顧問公司美商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認爲,日本政府卡在美國的期望以及國內的壓力之間,因爲國內輿論希望日本政府在大選前,不能對美國做出太多的讓步。

但是,已經沒有耐心再等的川普日前曾表示,美國對各國徵收的關稅,以日本爲例,對等關稅或許在七月九日以後,會比之前訂的24%還要高。搞不好日本要被課30%或35%的稅,因爲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不小。

川普接着說,不敢確定美國可否跟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非常強硬,似乎已經被慣壞(spoiled)。日本負責談判的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表示,大多數時候從羽田機場起飛時,跟美國都沒有確定的會談時程,但還是具有信心。

美媒統計,川普已連續三天在批評談判進度緩慢的日本。第一天,川普上電視指責,日本民衆都不買美國的汽車。然後,又批評日本社會雖然大鬧米荒,也不要進口美國的稻米。

赤澤亮正表示,跟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內容包山包海,故無法達到共識。除非美國減免或赦免對日本的對等關稅以及日本商品輸美的各項關稅,否則無法達成保護日本的國家利益。

彭博社指出,日本政府的貿易談判着重在就業和投資方面,尤其是日本的汽車產業。另外,日本也提出在造船業上跟美國相互合作,並且再買進美國半導體和液化天然氣等產品。

日本的這張就業牌,曾經打動過川普。之前,在日本再次承諾美國勞工之後,川普突然放棄以往都反對日本製鐵(Nippon Steel)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的立場。

政治觀察家認爲,以公司的角度來說,日本的就業牌可能奏效,但現在講的是國家的利益問題。川普傳遞的訊息是,自己想要做件大事。但是,日本卻是東拼西湊各種不同的方案,並希望能持續實施下去。

不過,對日本卻是一步險棋,因爲日本汽車產業佔GDP的比例將近10%,相關從業人員就佔了約8%的整體勞動力。目前看來,日本輸美的汽車應該會被美國徵收一定程度的關稅,但日本希望這些稅率能降到10%左右。

再來是大米方面,若日相石破茂同意開放日本稻米市場,換取汽車產業的優惠,在政治上不好交代。日本目前執政的自民黨(LDP)長期以來一直依靠農業政策,來保住農村選區的席位,若真要犧牲農業保住汽車,可能這次選舉會出現跑票狀況。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認爲,日本政府需要做的更多一點,例如,取消美國汽車輸日的非關稅障礙(NTB)以及降低包括稻米在內的農產品關稅等等。不過,就算日本這樣做,預估美國還是要課日本汽車10%左右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