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盤後崩跌!美中關稅戰 超微恐吃大虧…

在一般交易時段,超微週二收漲4.58%,報119.50美元,在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佳,反映出投資人對其業績表現與展望寄予厚望,希望超微能從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手中搶佔這塊大餅。

去年超微股價下跌約18%,相較之下,輝達股價大漲超過171%。

●業績與展望

超微公佈2024年第四季營收年增24%,爲76.58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75.3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1.09美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77美元和市場預期的1.08美元。

第四季資料中心營收年增69%、季增8.7%,爲38.59億美元,但不及市場預期的41.4億美元。

超微表示2024年AI晶片營收超過50億美元。

超微預估2025年第一季營收爲71億美元加減3億美元,相當於年增30%、季減7%,優於市場預估的70億美元。

●近慮與遠憂

執行長蘇姿豐在法說會上提出預警,稱今年第一季資料中心營收恐將較上季下滑約7%,與首季整體營收的衰退趨勢一致。

獲《時代雜誌》評選爲2024年度最佳執行長的蘇姿豐不願對自家AI晶片業務提出具體預測,僅表示超微預期「接下來幾年」營收將達到「數百億美元」。

Summit Insight分析師Kinngai Chan表示,超微的AI GPU業務可能不如投資人期望,我們仍然認爲輝達的AI GPU在性能與價值方面已經與超微拉開差距。

在談到客製化晶片時,蘇姿豐表示,在與客戶合作打造客製化AI晶片方面,超微正在努力與博通和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競爭。

路透社去年報導,輝達已經搶進該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川普對中國製產品徵收關稅不會影響大部分高階晶片市場,因爲幾乎所有高階晶片都在臺灣製造,但包括中國製伺服器、PC等更大規模的電子產品市場將受到衝擊。如果企業和消費者因這些系統和設備漲價而卻步,那麼像是超微等晶片製造商可能面臨銷售放緩。

除了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之外,川普也放話將對半導體及其相關產品徵收關稅,以迫使晶片廠將生產線遷移到美國。但建造晶片廠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需耗時數年才能完成,因此這些關稅可能推升消費者價格一段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