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客運月底停駛南部4路線 嘉義站面臨雙鐵競爭突圍求生

國光客運在嘉義除經營往返臺北及臺中國道客運,還負責市區電動公車與市府委託的後火車站先期交通轉運中心。記者魯永明/攝影

國光客運因長期虧損,宣佈31日起停止營運南部4條往返墾丁路線,高雄客運與屏東客運接手。公路局強調,班次與票價維持不變,旅客權益不受影響。不過,此舉凸顯國光客運南部經營困境,國光嘉義站同樣面臨高鐵、臺鐵強勢競爭,經營的後火車站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客源流失,考驗經營韌性。

國光客運目前全臺62條路線,受疫情衝擊與客源減少影響,公司揹負20多億元債務,半年內2度延遲發薪。今年向公路局申請停駛14條虧損路線,其中南部高雄、屏東往返墾丁的6條路線,被要求優先整並。經協調後,確定由在地客運業者接手,維持服務不中斷。

國光客運在嘉義除經營往返臺北及臺中國道路線,還負責市區電動公車與市府委託的後火車站先期交通轉運中心,轉運中心曾吸引7家中長途客運進駐,如今僅剩國光、統聯、和欣及員林客運,營運萎縮。和欣客運6月底停駛嘉義-高雄「7502」路線,顯示雙鐵搶客效應持續發酵。

市府交通處指出,轉運中心由國光承租經營,疫情期間提供減租紓困。國光嘉義站長謝連仲坦言,營運初期曾因BRT帶來龐大人潮,每日逾6千名乘客、假日更破萬,但疫情後自駕比例增加,加上高鐵、臺鐵分食客源,客運量驟減逾3成。再加上國道客運無法比照公路客運獲得補貼,導致長途線經營困難。

儘管如此,謝連仲強調,嘉義站仍是國光重要據點,電動公車載客率高,已成全國典範。雖然長途路線競爭激烈,但公司將持續檢討路網結構,開源節流,努力穩住嘉義經營基盤。外界關注在雙鐵優勢下,公路客運是否能找到新的生存模式。

國光客運在嘉義除經營往返臺北及臺中國道客運,還接受市府委託經營後火車站先期交通轉運中心。記者魯永明/攝影

國光客運在嘉義除經營往返臺北及臺中國道客運,還負責市區電動公車經營。記者魯永明/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