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客運虧損 14路線停駛 3家客運接手

國光客運全臺有62條路線,因公司不堪虧損,已確定停駛14條路線,其中6條確定由高雄及屏東客運接手;8條南部地區中、長途國道客運路線,9月8日起則由統聯客運公司接駛,另有6條國道客運也可能停駛,申請審覈中。

交通部長陳世凱昨說,國道客運路線爲20年前擬定,與現在民衆需求有落差,已要求公路局依民衆需求,針對國道客運路線進行盤點及完整規畫,讓中短程以國道客運爲主,中、長程則是高鐵或臺鐵,不會忽略偏鄉交通需求,客運能到達血管最末端。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疫後民衆乘車習慣改變,客運需求明顯減少,爲讓國道客運保持一定動能,政府應思考如何整合有替代性且具重疊性的路線。他建議客運業者可透過共同場站如轉運站等,進行「聯合營運」等整合機制,駕駛之間的調度會更有彈性,可解決營運成本減少、駕駛數量不足的問題。

公路局運輸組長樑郭國說,由於乘客逐漸減少,各業者多多少少都有申請路線停駛的狀況,但在財務上,僅國光客運有明顯虧損,其他業者仍平穩。

樑郭國指出,國光共申請20條路線停駛,除已確定停駛的14條路線,由其他客運業者代駛外,還有6條國道客運路線還在審覈中,多爲中南部路線,後續將視路線性質、民衆需求、利用情況進行綜合考量。

至於14條停駛路線駕駛何去何從?樑郭國表示,14條相關路線駕駛共有158名,其中63名留任、95位資遣。遭資遣的駕駛員後續可能直接退休、去其他客運業公司,或有其他生涯規畫;而決定留任國光的駕駛員或站務員,則會分配到其他路線。

樑郭國表示,疫後受到民衆搭乘習慣及社會現象改變、少子化、生活水準提高等因素,國道客運載客量愈來愈少。此外,駕駛缺少也是原因之一,已針對國道客運路網嚴謹檢討;運價部分,2年前公路客運已調整,去年國道客運也調整運價,收益也根據法令進行法規調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