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抹茶 全球第二大
圖╱新華社
近年貴州銅仁抹茶產量變化
新聞提要■到日本旅遊,很多人都要品嚐或買個特產抹茶。不過很少人知道,現在日本賣的抹茶,其實不少來自大陸一個位處深山的小縣城:貴州銅仁江口縣。這裡的抹茶年產量,是大陸第一,全球第二,出口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1年,這個位處貴州大山深處的銅仁江口縣,還被大陸政府列爲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全縣有貧困村8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3萬人,貧困發生率19.85%。
十年後的2024年,銅仁江口縣的抹茶產量已經高達1,300噸,產值超過人民幣(下同)3億元。大陸央視財經報導,該年的全球抹茶消費版圖,大約每消費7杯抹茶,就有一杯原產地來自貴州銅仁。
十年磨出世界級抹茶
就連以抹茶文化聞名於世的京都宇治,不少茶品原料產地標籤上,都看得到貴州銅仁江口縣。這不起眼的小縣城,用約10年的時間,就讓抹茶並非日本專屬。
一切的轉變要從2017年開始,貴茶集團當年斥資6億元在此打造一座世界抹茶超級工廠,更關鍵的是,該集團建造出一條從標準化種植到規模化生產的完整、現代化供應鏈體系。
這座工廠佔地約31個足球場,擁有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車間,長278公尺、寬48公尺,設計年產量高達4,000噸。這意味着,只要原料充足、機器全開,就有潛力問鼎全球最大的抹茶生產基地。
車間裡,流水線上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臺一臺的智慧生產機器。但據稱機器的加入,不意味着茶葉會失去靈魂。
和一般的茶葉加工不同,抹茶的製作十分講究。茶葉採摘後,需經過切葉、蒸青、快速冷卻和二次乾燥,以最大程度鎖住風味和營養。之後,茶葉中的葉脈和黃葉會被仔細剔除,只留下最精華的葉肉部分,經過精細處理後的半成品,叫做「碾茶」。
只有達標的高品質碾茶,才能被送入最終生產線,再經過大型設備將碾茶進行烘乾、滅菌,最後送入研磨機。當極其細膩、散發着海苔香的抹茶粉最終出爐,將被迅速裝入冷藏車,發往全大陸乃至全球各地的咖啡館、烘焙坊和冰淇淋廠等。
從茶葉看,想要做出好的抹茶,就先要種出符合要求的茶葉。生態環境也是貴州抹茶的優勢。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寡日照,有利孕育綠色有機茶葉。
另一方面,爲符合出口標準,貴州在大陸率先禁用水溶性農藥和除草劑,茶園禁用的農藥在全大陸共65種的基礎上,提高到128種,針對出口茶園還提出28種慎重使用的農藥。
此外,銅仁市3萬畝抹茶基地都配建病蟲害綠色防控系統,透過20多個遠程檢測數位設備,將採集到的蟲害移動頻率、病害發生面積等參數整理成初步的診斷報告,進一步進行有效的預警防範。
爲了一杯乾淨的茶,銅仁茶葉全產業鏈均採用無公害生產管理技術和措施,茶園管理綠色防控率達到90%以上。
總產值拚逾17億人民幣
現在,銅仁市打算更上一層樓,去年推出「做大做強抹茶產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旨在三年內實現全市抹茶基地8萬畝,碾茶產量2,200噸以上,抹茶產量2,000噸以上,新建碾茶生產線共45條,推動抹茶總產值17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貴州的抹茶產量上去了,銷路打開了,但也不甘於只做「加工貼牌」的供應商。江口縣已經開始行動,不僅要讓全球喝到「貴州製造」的抹茶,還企圖打造出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自有抹茶品牌:「梵淨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