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增長難掩盈利乏力,券商資管轉型存隱憂
根據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2024年被業內視爲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的收官之年。梳理券商2024年年報數據可見,其資管業務呈現“規模增長與收入下降並存”的鮮明特徵,主動管理轉型初見成效,但整體收入仍舊承壓。
規模方面,Choice數據顯示,根據目前已披露的可同比數據看,26家上市券商受託管理資管規模合計爲5.83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收入方面,26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合計爲386.12億元,同比下降1.17%。
資管新規實施後,券商資管的競爭焦點,將不再侷限於規模排位賽,而是轉向產品創新、資產配置和客戶服務能力的全方位比拼。這場轉型大考,或許纔剛剛開始。(上海證券報)
相關資訊
- ▣ 中國太保利潤高增背後隱憂:壽險保費乏力 代理人規模繼續下降
- ▣ 九號,蒙塵:淨利大增167%,難掩質量隱憂
- ▣ 券商資管子公司增至30家,資管規模增長提振業務收入水平
- ▣ 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成效凸顯 基金代銷規模展現硬實力
- ▣ 券商6月末私募資管規模增至5.8萬億元
- ▣ 美媒:iPhone銷量太亮眼 但難掩其它設備增長隱憂
- ▣ 今年前7個月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增超5400億元
- ▣ 開源證券給予招商積餘買入評級:央企物管旗艦規模壯大,降本增效助力盈利修復
- ▣ ETF規模三年翻倍,券商搶佔份額謀求財富管理轉型
- ▣ 愛朋醫療理財迷局:“閒置資金”低收益投資,難掩債務承壓與主業增長乏力
- ▣ 券商5月份債券承銷規模同比增長4.02%
- ▣ 江陰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增長2%,直面盈利增速放緩隱憂
- ▣ 傳音控股營收淨利雙增長背後仍存隱憂
- ▣ 長江證券:國內外大模型存在的差距促使國內廠商模型迭代需求快速增長
- ▣ 券商私募資管總規模已達5.69萬億元
- ▣ 大模型創業“生死局”:融資困難、造血乏力、賣身離場
- ▣ 上半年上海地區14家券商資管公司產品管理規模共計2.7萬億元 同比增長17.4%
- ▣ 《證交所》2023年券商自營業務虧轉盈 整體券商獲利年增77.41%
- 陸證監會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 存量逐步了結
- ▣ 涌入資金逾400億元 券商類ETF規模激增
- ▣ 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大增
- ▣ 蘋果股價逼近新高背後,產品未達預期和增長乏力現隱憂
- ▣ 賽道Hyper | 長盈精密2024年財報靚麗:隱憂仍存
- ▣ 蘋果(AAPL.US)股價逼近新高背後,產品未達預期和增長乏力現隱憂
- ▣ 中炬高新2024年增收不增利,醬油增長乏力難以“再造廚邦”
- ▣ 寧夏力促投資規模效益雙增長
- ▣ 中銀證券給予尚太科技增持評級,產銷規模快速增長,盈利具備較強韌性
- ▣ 盈利空間受擠壓,資產質量存隱憂,消費金融公司日子不好過
- ▣ 成都銀行:市盈率5.69倍背後,業績增速放緩與資產質量隱憂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