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89戶「不具居住條件」!縣府:推中繼宅、永久安置規劃啓動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水重創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因地勢低窪受創嚴重,即使淤泥已清除,仍無法恢復原有居住功能。(吳佩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水重創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因地勢低窪受創嚴重,即使淤泥已清除,仍無法恢復原有居住功能,縣府坦言「眼前已不具居住條件」。在今(1日)指揮中心會議中,縣府代表表示,將研擬短、中、長期安置方案,包括租金補貼、中繼宅、社會住宅,及以地易地、遷村規劃,盼能保障居民長治久安。
國土署指出,受災最嚴重的區域集中於佛祖街與中正路末端,地勢過度低窪,即便加強堤防仍難消弭居民疑慮,因此已着手盤點中繼宅與長期社會住宅地點,並挑選數個備選區位,後續將與縣府及居民討論,避免安置地點過於偏遠。國土署強調,中繼宅屬於短期過渡性安置,未來仍以社會住宅或遷村等永久解決方案爲核心方向。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水重創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共89戶因地勢低窪受創嚴重,即使淤泥已清除,仍無法恢復原有居住功能。(吳佩蓉攝)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表示,目前第一步是持續評估89戶是否仍具居住可能,第二步則朝中繼宅與社會住宅規劃,「這樣會比較妥善」。至於永久安置則涉及土地、建設等複雜問題,中央已着手研擬,將由國土署協調跨部會,提出整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