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誇大?80歲免巴氏量表上路了 實況跌破眼鏡
立院在去年12月31日三讀通過修法,明訂80歲以上長者申請外籍看護可免巴氏量表,但直到今年8月1日正式上路前,勞動部與部份民團都警告該政策將可能新增10萬名長者將申請外籍看護,讓重病重障有申請看護需求者相當憂心,但勞動部迄今未公佈已申請者具體人數。(圖/報系資料照)
立院三讀修正《就業服務法》,放寬80歲以上長者,可免經專業醫療評估(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簡稱「外看」),該政策是2024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重要政見,民意支持度頗高,惟綠營強烈反對,勞動部在法案三讀後,讓長者及家屬又多等了半年「研議」,並在8月1日正式上路前曾嚴重警告「將新增10萬長者申請外勞、恐嚴重衝擊重症家庭」,多個照顧團體與綠媒更呼應、引述勞動部長說法,一時間,已申請外看的本國僱主人心惶惶,就怕新制實施,申請數量爆發,屆時家中外看「棄重就輕」,寧可跳槽照顧「健康」長者,對藍白修法反萌生抱怨。
勞動部雖放寬長者免巴氏量表申請外勞限制,但仍要求未拿到醫院證明的長者,必須先上網徵求本國看護,無法搓和後,才能排隊申請外勞。(圖/報系資料照)
沒想到,免巴氏量表政策在8月1日正式上路後,勞動部迄今都未對外說明「是否真有大批長者申請外看」,連符合資格的新申請者人數都列爲最高機密。外界一頭霧水之餘,更好奇是否有「政治考量」,官員才賣力喊「狼來了」,卻沒料到,實際申請不如預期,尷尬之餘只能先「蓋牌」,以免讓賣力反對823大惡罷的藍白又撿到槍。
勞動部雖未公佈實際申請長者人數,但因勞動部對免巴氏量表新增限制,無急重症醫療證明的80歲以上長者,要申請外籍看護,仍要「自行」在「臺灣就業通」網站登記徵求本國看護員7日,再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完成審查,確實完成「本國求才登記」,拿到「求才證明序號」,才能進行後續申請外籍看護程序(原本在8月1日前完全不準申請)。
外界據此推估,若以8月首周臺灣就業通新增「登記求才(本國看護員)人數」約182位僱主,合理推估,免巴氏量表上路首周,無醫療證明,也就是官方、民團曾質疑「能跑也能跳的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申請外看人數,最多也應不會超過182人。不過,市場上另有一說,指勞動部小道消息指首周申請者超過千人,還說就算請立委調數字,勞動部都以「統計中」婉拒。
由於少子化問題難以解決,臺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長者照顧議題處理日益棘手,要申請長照資源還是聘僱外籍看護才最符合需求,是許多照顧者共同疑問。(圖/報系資料照)
勞動部解釋,新制上路初期,統計數字不夠精準,僅知申請者增,探詢新制人多,仍需觀察1個月後,才能知道新制對外看制度的影響。曾引用勞動部「增10萬人」數據反對「免巴氏量表政策」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則仍說,新制實施後,多出53萬人沒失能、失智長者「可以」申請外看「是確定的」,僅看第一週數字下定論太快了,至少要觀察半年以上才能知道,但如果證明申請者不如預期「我當然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