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全市場的大問題!大摩預判:英偉達財報指引可能保守!因爲中國銷售的不確定性

隨着美聯儲降息預期帶來的市場狂歡情緒逐漸消退,投資者重新將注意力轉向美國企業盈利前景。目前,市場正將希望寄託在週三的英偉達Q2財報上,期待這家AI芯片巨頭能夠提供足夠強勁的業績來重振科技板塊信心。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seph Moore、Shane Brett等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警告,由於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前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即將發佈的業績指引可能會比市場預期的更爲保守。

目前,市場對英偉達業績的樂觀情緒已顯著升溫,有分析師預期公司Q3營收可達550億美元,但大摩指出,要實現這一樂觀區間的上限,需要來自中國的“數十億美元”銷售額作爲支撐。

報告指出,隨着近期中美兩國對AI芯片貿易限制的擔憂加劇,英偉達管理層在制定業務指引時可能對中國市場部分採取更爲謹慎的態度。

不過,大摩同時強調,這主要是爲了管理短期預期,其對英偉達未來12個月的增長前景依然“非常樂觀”。

中國業務成關鍵變量,或拉低業績指引門檻

在最近與投資者的溝通中,大摩觀察到,市場情緒已發生明顯轉變。

此前困擾投資者的一系列擔憂——包括來自DeepSeek的競爭、Blackwell架構的潛在延遲、機架層面挑戰以及部分客戶數據中心建設放緩等問題——如今已基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樂觀情緒。

這種樂觀情緒直接體現在營收預期上。大摩對英偉達Q3的營收預測爲525億美元,但該行坦言,從投資者反饋來看,市場存在更爲樂觀的聲音,部分賣方機構的預測數字甚至高達550億美元。

報告稱,管理層如何評估中國市場的機會,是影響指引最終落點的“一個巨大變量”。目前,雖然有部分許可證獲批,但未來審批前景仍不明朗。近期媒體的集中報道進一步放大了這種擔憂。

報告援引路透社報道稱,英偉達已要求供應商放緩相關產品的生產,而英偉達對此迴應稱"我們持續管理供應鏈以應對市場狀況",措辭模糊但並未否認相關報道。

基於這一系列不確定性,大摩判斷,英偉達管理層在給出業績指引時,將對中國業務部分採取保守策略,這實際上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預期的門檻”。

短期保守不改長期樂觀

儘管預計英偉達的短期指引可能因中國因素而顯得保守,但大摩強調,這並未動搖其對公司長期基本面的信心。

報告強調,該行對英偉達未來12個月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並掌握了非常強勁的坊間傳聞證據(very strong anecdotes)。

大摩認爲,投資者需要理解那些可能影響短期指引的因素,但這不應與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混爲一談。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中美兩國都有動機去確保美國芯片准入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報告稱,對中國業務的擔憂實際上“理清了對前景的預期”,一個更爲謹慎的業績指引起點,反而可能爲後續的股價表現留出空間。

大摩總結稱,即便市場預期已經很高,但鑑於未來12個月強勁的增長勢頭,他們仍然看好英偉達在當前水平的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