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超預期,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邏輯生變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球大宗商品走勢呈現劇烈分化。
5月13日,國內商品期市收盤多數上漲,化工等板塊領漲,截至收盤集運指數主力合約盤中收漲5.79%,苯乙烯收於漲停。貴金屬價格大幅跳水,滬金期貨跌1.6%,收報767.68元/克,觸及近一個月低位。黑色、有色金屬走勢分化。市場悲觀情緒快速扭轉,風險偏好顯著回升。
新湖期貨宏觀金融研究員黃婷莉分析稱,中美會談結果較市場預期更爲樂觀,有利於市場風險情緒的進一步好轉。從資產表現來看,美元、商品快速上漲,黃金價格大幅下挫,屬於風險溢價的修復。不過,短期市場風險情緒好轉後,後續暫緩關稅的談判進展仍然是關鍵,關稅政策的預期擾動下資產價格的波動或將加大。
集運、化工領漲,漲勢能否持續?
隨着貿易緊張局勢的緩和,市場預期中美之間的貿易將迅速恢復,這將增加對集裝箱貨運的需求。受此影響,集運市場率先作出反應,相關品種價格紛紛上漲。
5月13日,集運指數主力合約盤中漲超10%,收盤時爲1465.2點,漲幅約6%。2508合約走勢更強,收於1896點,上漲12%。
“受宏觀利好落地驅動,目前集運盤面情緒較爲積極,不過現貨市場上運價端尚未企穩回升,後續也應警惕盤面波動風險。”申銀萬國期貨認爲,短期宏觀層面緩和,本輪貿易談判對遠月合約整體影響有限,將更多回歸基本面交易邏輯,6月船司提漲進展及貨量情況待觀察。
建信期貨分析稱,此輪集運指數盤面反彈主要是情緒驅動,持續性待觀察。當前集運指數基本面偏弱,旺季來臨前船司漲價頻頻落空,後續要關注關稅緩和期內貿易需求和貨量的實際改善情況。
同時,化工行業作爲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市場對貿易恢復的樂觀預期而受到提振,苯乙烯、等化工品種價格普遍上揚。行業人士分析,苯乙烯下游涉及家電、汽車、塑料製品等領域,4月份以來均受關稅影響而價格承壓,目前關稅衝突緩和使得市場修正對終端壓力的預期。
廣發期貨認爲,原料中的純苯供需仍未有明顯好轉,國內檢修迴歸負荷提升,預計苯乙烯06合約運行區間將有所上移,需關注現貨成交的延續性。
市場情緒反轉,風險偏好回升
貿易協議取得進展後,市場風險偏好迅速回升。
一位交易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交易員大幅下調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美債收益率上行、金價大幅度回調。但當前並非黃金的拋售時機,因經濟與地緣不確定性仍存在。
5月12日,國際市場現貨黃金盤中跌破3300美元/盎司關口,最低觸及3207美元/盎司。13日有所回彈,截至發稿報3254美元/盎司。
有色金屬市場則呈現出較爲複雜的分化態勢,部分與貿易關聯度較高的有色金屬品種受到一定提振。但貿易謹慎情緒猶存,如滬銅、滬鋁等金屬價格小幅收漲。截至收盤,滬銅主力6月合約上漲60元,報每噸78090元。滬鋁6月合約上漲250元至每噸20005元。
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分析稱,中美貿易談判超預期進展推動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導致黃金價格快速回調。中長期看,全球貿易爭端不確定性仍無法完全消除,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亦可能階段性觸發,疊加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風險與寬鬆貨幣政策託底預期,信用貨幣體系信譽的走弱仍將繼續支撐黃金貨幣屬性增強以及投資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