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的底層邏輯

(圖/路透)

川普強調對等關稅,對高關稅國家實施更高關稅的懲罰,引發世界一片罵聲,不僅說他亂招疊疊,甚至指斥他昏聵糊塗。因爲這麼做既招惹敵人,傷害盟友,更自殘手腳。這些指責貌似不無道理,但深入底層邏輯,恐怕還是世界欠川普一個理解。

川普提高關稅,意在使製造業迴流美國,讓美國再度偉大。此話有些無厘頭,因爲老美至今仍執世界政治經濟牛耳,既未淪落,何須再度偉大。但若深入考量,美國還真被內外矛盾撕裂,非下猛藥不足以解決問題。這裡僅討論自由貿易原則面對的挑戰和世界貨幣秩序積累的隱患。

按自由貿易原則,各國實行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爲最優,此時可充分發揮相對優勢和絕對優勢,靠高技術和低成本勝出,促使各國福祉共同提高。但若各國關稅不一致,則高關稅國家的價高質次產品有了市場,低關稅國家的價低質優產品,因爲沒有補貼和保護而失去市場,相對優勢和絕對優勢將不存在,國際貿易秩序會被嚴重扭曲,地球資源會被嚴重錯配,人類福祉可能大幅下降,所以應該瞄準「三零」原則實行自由貿易。

然而世界在「三高」徘徊太久,「三零」則涉嫌反常。以致有國家承諾降低關稅幾十年卻不見兌現。作爲最低關稅國的老美肯定怒火中燒,交涉無果,那就只剩掀桌子。

川普的策略並不愚蠢,對等關稅並非大家立馬同時實現「三零」,而是你高我也高,你低我也低,逼搞「三高」的國家吐出收益,實現「三低」則能從美國得到好處。關稅大戰的本質是瞄準「三零」原則,重構國際貿易秩序。川普的操作簡單粗暴,但他的底層邏輯卻符合經濟學原理。

美元至今仍是世界最堅挺的貨幣,但內在矛盾已積累幾十年,如不改弦更張,美元早晚深陷泥潭,世界貨幣秩序也將相應紊亂。在二戰結束之初,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幫助戰後歐洲和日本復甦,美國提供美元資本,讓這些國家回頭買美國商品。此時美元堅挺建立在資本專案逆差和經常專案順差,也就是用製造業出口賺取的收入支撐美元的堅挺,如此堅挺既強大又健康。

多年過去了,美元堅挺的基礎被顛倒成經常專案逆差和資本專案順差。這樣的顛倒不可持續,因爲經常專案逆差表明美國生產能力衰減,製造業空心化,美國不再靠收入來支撐美元,而是靠借債維繫美元。因爲資本專案順差靠國際投資,實際是世界借錢給美國,美元堅挺變異成向世界借債。沒有收入支撐的借債就是寅吃卯糧,吹泡泡,將危機向後推移,直至釀成金融雷暴。屆時不僅美元崩潰,建立在美元之上的世界金融體系也會被炸塌。

此問題不僅將發生在未來,更呈現於現在,美國社會的撕裂正在加劇。因爲資本專案順差讓華爾街賺得鉢滿盆滿,而經常專案的逆差讓底特律、鐵鏽帶等鬼影幢幢,失業劇增。貧富不均,產業結構扭曲,表明現在美元的堅挺是病態的。

川普要想撥亂反正,必須將美元堅挺的基礎由借債轉移到收入。方式是提高關稅讓製造業迴流,別國企業與其將產品賣到美國,不如把工廠搬到美國,將被政府徵收的關稅變成企業的利潤。這才能增強美國的生產和出口實力,從而擺脫美元對借債的依賴,實現靠美國收入來支撐美元。

川普的目標能否實現尚未可知,畢竟大動作涉及面太廣,功虧一簣的可能很大,但無論如何,這麼做符合貨幣金融邏輯,也到了非做不可之時。否則,現在無所作爲避開罵名,勢必提高後人糾偏的成本,甚至可能留下一地積重難返的雞毛。(作者爲大陸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