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遊說 與川普私交最有用
美國政治新聞《POLITICO》指出,川普的作風讓華府傳統遊說模式難以奏效,反而是各國領袖直接與川普溝通,對最終結果的影響更爲顯著。(路透)
美國政治新聞《POLITICO》分析,全球多國重金僱用與川普關係密切的遊說公司,試圖迴避高額關稅衝擊,但多數收效甚微。報導指出,川普的作風讓華府傳統遊說模式難以奏效,反而是各國領袖直接與川普溝通,對最終結果的影響更爲顯著。
大選之後,至少有30個國家新僱用與川普有關聯的遊說機構或公關公司,估計支出多達數千萬美元。然而,投入遊說資源與能否成功降低對等關稅的衝擊,關聯度甚低。遊說團體「美印戰略伙伴關係論壇」執行長阿吉(Mukesh Aghi)直言,「現任華府高層正在顛覆傳統,舊有公關模式似乎已經失靈。不只是經貿問題,更涉及外交和各國領袖互動方式」。
對比加拿大與墨西哥的懸殊結果。加拿大半數省分在聯邦政府空窗期積極聘請遊說顧問,安排會晤共和黨議員及州長,並透過專門機構處理媒體事務。然而,加拿大對美出口的關稅仍升至35%。
相較之下,墨西哥僅委託一間公司處理法律事務,並未大規模投入遊說。雖然墨西哥在芬太尼的流通中扮演更直接的角色,稅率卻落在25%,低於加拿大。墨國官員坦言,這得益於總統薛恩鮑姆與川普的私人關係。
多名熟悉川普作風的共和黨說客指出,若要在關稅上取得突破,各國應調整心態,理解川普重塑貿易關係的目標,並順應他的思路談判,而非一味抗拒。
專家強調,川普對雙邊關係的評價,高度依賴對領袖的個人印象。韓國遊說顧問歐佛拜(Tami Overby)指出,「遊說川普的最佳方式,是讓領導人親自與他面對面交談。他總是談起自己與其他領袖的私交,並將此作爲評估兩國關係的依據」。
報導同時統整了部分重量級遊說公司的表現,例如巴拉德合夥公司(Ballard Partners)。巴拉德在大選後隔天就促成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通話,但該公司也是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在《臺灣如何失去川普》一文中暗指「失勢」的遊說機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