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最後期限玩真的?川普關稅遊戲另有盤算

知情人士說,美國總統川普只是把關稅當達成目標的手段,圖爲他4日在白宮簽署「大而美法案」後敲木槌慶祝的神情。(美聯社)

隨着7月9日恢復高關稅的期限即將到來,美國總統川普只達成少數幾項貿易協定,但他似乎並不着急。白宮在川普設定與數十計國家達成貿易協定的期限截止前4天,幾乎沒有什麼成果可展示。川普曾誇口,要迅速與數十個國家簽署貿易協定,但美國政府說,至今只達成3項,而細節則十分有限。

《政治》(POLITICO)新聞4日報導,美國5月的出口數據下滑,這是他新關稅生效後的第一個完整月份。儘管股市創下新高,就業數據也優於預期,但消費者與企業界的情緒依然低迷。然而,川普似乎並未對這一切感到困擾。

川普上週談及7月9日的期限時說:「我們可以隨心所欲。」他指的是各國必須達成協定,否則將面臨高額新關稅。他還說:「我們可以延長期限,也可以縮短期限。而我個人是希望縮短。」在近3個月的貿易談判中,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已成了特有標誌。各國領袖急着達成協定,以免被課徵20%—50%的高關稅。在許多情況下,這些關稅形同貿易壁壘。這也凸顯了川普第二任期的一個重要矛盾:川普長期以來對課徵關稅的偏好,以及他身爲精明交易者的名聲產生衝突。

外國官員、貿易專家、國會議員,甚至白宮的一些盟友,都對7月9日的期限不置可否,質疑與川普政府達成的協定是否具有任何實質意義,因爲川普傾向利用關稅作爲籌碼,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川普明白,他總統任期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關稅話題,」一位接近白宮的知情人士在要求匿名的情況下說,「我很難相信,他會輕易放棄這點。這全是假的,根本沒有最後期限。這只是他這場戲劇表演中的自設里程碑,而我們現在的處境就是這樣。」

川普週三宣佈與越南達成初步貿易協定就是例證:雖然他在自創的「真相社羣」(Truth Social)平臺上宣佈了對越南的關稅新稅率,但美國與越南即將發佈的聲明草案顯示,這項協定仍未真正敲定。川普自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宣佈「解放日」,歷史性提高美國關稅以來,試圖在貿易協定上兩面討好。他的政府似乎全力投入關稅,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維持10%的基礎關稅,並對如汽車及汽車零件進口等特定行業課徵更高的關稅,甚至未來還有更多關稅,而理由是促進企業迴流、維護國家安全並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他的貿易談判鐵三角——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以及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展開了瘋狂衝刺,設法與外國政府達成多項協定,但他們並無權大幅降低新設的貿易壁壘。結果這成了複雜而進展緩慢的過程,毫無終結的跡象。各國多次派代表赴美談判,但有些國家甚至無法安排會議。事實上,成功與川普政府官員會面的代表,有時對美國的要求無所適從,或隨後就看到川普在社羣媒體上公開批評他們的國家,而感到困惑。

白宮幕僚私下強調,川普對關稅最後期限及達成協定是認真的。然而,他們也坦承,現在與某國達成的協定,在於糾正貿易不平衡,並不意味着川普未來不會因非貿易相關問題對該國課徵關稅;例如,他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實施的芬太尼關稅。一位白宮官員說:「假設他把這看成一場遊戲——他是美國總統,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他不是爲了電視收視率而隨意製造經濟混亂。」

要求匿名的官員強調,川普清楚自己的目標。這位接近白宮的官員建議川普:「有贏就接受吧。」但他認爲,川普可能不願接受,因爲「他太喜歡這場遊戲了」。